English

中國美院院長許江:“巴比松”現象折射中華文化自信

2019年08月22日 08:46:00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麗水8月21日電(胡豐盛 李典)一彎甌江,幾處油彩,位於浙江麗水蓮都的古堰畫鄉,如織的遊人于青山綠水間正見證著一群東方青年繪製的文化奇跡。在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美術學院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許江眼中,這正是中華文化自信的一種時代表達。

  “從風雨如晦的渦流中一路走來,中國美術承載著歷史上從未有過的社會發展需求。”21日現身浙江麗水“巴比松”國際研討會的許江如此描述著藝術與社會之間的聯繫。

  在許江看來,新中國油畫雖遭遇過山彎路盤的險峻,卻始終充滿高山皓月煙雲霞光。如今,令人矚目的一大文化現象——麗水“巴比松”無疑是其中一朵亮眼的奇葩。

  以畫筆為軸,塗抹間,便勾勒出了古堰畫鄉的靈魂。在麗水蓮都,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一批當地青年畫家紮根古堰畫鄉,借鑒法國“巴比松畫派”技法,以手中畫筆描繪秀山麗水,逐漸形成了具有鮮明地域特色的麗水“巴比松”畫派。

  “雖然同叫‘巴比松’,但麗水並不是對法國‘巴比松’的複製粘貼。”許江説,這群摯愛著家園和山林的青年不約而同地用油畫關注于腳下的這片山河,深入林間現場寫生,將對本土文化的熱愛毫無保留地揮灑在畫作中。

  “這一現象所投射出來的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精神,以及那種關注山林的樸素使命讓人們想到了法國的巴比松。”在大洋的彼岸,法國巴比松小鎮,亦是因著一群執迷于當地風景的藝術家群體,而成為一個深入人心的文化符號。許江將借用巴比松這一名字的原因,歸結于油畫的西化身份所帶來的想像性聯繫,以及兩者契合的人文內涵。

  在廣袤的中國大地上,拔地而起變化萬千的山脈,蜿蜒川流輾轉無盡的溪流,其實早在兩千年前,就點亮了“謝靈運們”的靈感火苗,開創了詩畫的山水世界,而這正是當時中國文人直抒胸臆的文化自豪感。

  在今天,麗水“巴比松”作為這種悠長文脈的當代延續,自然而然表現出這種山水與人文的傳統孕育下的時代自覺,用另一種方式展示著中華文化的強大與不朽。

  許江説,這種時代自覺不僅僅體現在中國當代藝術家身上,更因社會力量的參與而煥發出長久不滅的生命力。

  時光倒流回15年前,當時的麗水市委書記(樓陽生)深夜造訪中國美術學院,懇切希望許江為麗水蓮都大港頭鎮籌謀規劃,並力保其原汁原味。風雨15年,小鎮一路走來,從古堰畫鄉的定位,到麗水“巴比松”的市場化運作,再到全面推進畫鄉文化産業,一張具有本土特色的文化名片,向海內外展示著中華文化的傳承與創新。

  如今,古堰畫鄉也已衍生出一系列“巴比松”相關的文創、民宿、服裝、教育等板塊,享受著文化溢出的巨大經濟價值。

  手握青山綠水和中華文脈,許江對年青一代藝術家表達了更多期許:“我希望他們能從中國傳統的詩性精神上鍛造藝術語言的獨特內涵和表現高度,並以其人文影響反饋這方水土。”到那時,許江説,中國藝術家們將飽含文化自信,不斷創造出屬於時代的精神奇跡。(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5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