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臺灣寫真:重現神像風華 蔡承哲開啟紙藝人生

2019年08月20日 09:26:00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臺中8月19日電 題:重現神像風華 蔡承哲開啟紙藝人生

  中新社記者 楊程晨 邢利宇

  不大的老式辦公室內,一邊是三張被法院文告和印章佔據的辦公桌,另一邊櫃子上則擺滿紙糊神像和手作工具。

  臺灣紙藝師蔡承哲的人生就像他的辦公室一樣,被工作和興趣一分為二。

  50歲的蔡師傅在嘉義縣朴子配天宮長大,自幼混跡在廟口週遭,對宮廟內主祀的媽祖等神像有著特殊感情。

  蔡承哲高中時學習建築,離開校園後接觸法律工作。轉眼30年過去,工作不再忙碌,他在臺中的公司業務規模縮小。收入減少對他人而言是難過之事,但對蔡承哲來説卻是嶄新人生體驗的開始。

  蔡承哲多出了時間回到自小喜愛的紙糊藝術中。工作臺的燈光下,戴著近視眼鏡的他一片片粘起浸泡過的報紙,輕輕貼在紙糊神像內側,並將白膠涂勻以免氣泡留存。

  “一件作品要貼上17層紙,每貼一層都需要時間風乾,最後完工大約要一年左右。三四百年前的神尊都是用紙糊做出來的,因為這門老手藝,所以才有前輩口中‘一紙、二土、三木’的説法。”

  蔡承哲2013年開始自學紙糊技術,借助學建築時的營造功底,並走訪宮廟、拜訪老師傅,他逐漸成為臺灣這一領域的“大師”。

  “別人養魚養花,我養報紙。”打開工作間的冰箱,裏面存放著大量紙糊需用到的舊報紙。經摸索,蔡承哲發現報紙的纖維細而長,可增強作品硬度、有助長期留存。在試過市面上所能買到的所有報紙後,他選中專登法院公告的《民時新聞報》作為製作材料。

  蔡承哲的首件作品是一尊為老家配天宮製作的千順將軍頭。雖然配天宮內還存有許多紙糊神尊,但幾乎沒有人真正掌握這一幾近失傳的技術,每個人給的意見都不一樣。

  耗時半年,將軍頭像初具雛形。但令他沒想到的是,造型頸部連接處太短導致無法和原身體部分合攏。周圍人給意見“只要將頭部以下重做就好”,但蔡承哲一不做二不休,乾脆重新來過。第二件成品交給廟方時,每位鄉親都對神尊的惟妙惟肖讚不絕口。

  蔡承哲告訴記者,他也曾考慮完全轉行,通過手作盈利謀生,後來發現趕工出來的作品大不如前。他強調,經過走偏的那段經歷才了解,只有抱持興趣的態度去鑽研才能使紙糊技術不斷精進。

  蔡承哲至今還保留著失敗的那件“處女作”,是為了提醒自己對於這份源於兒時記憶的愛好要不忘初衷。過去六年,他一共完成了20件紙糊作品,名號漸漸傳開,其中一些甚至流傳到東南亞。

  “我不敢説自己繼承了傳統文化,只是在努力推廣這門老技術。”在他看來,臺灣民間信仰氛圍濃厚,一些人“見神就拜”,卻對信仰背後的歷史緣由知之甚少。推廣紙糊藝術不僅要讓人了解這門手藝,還要讓他們了解其由來。

  櫃上陳列的作品中,一尊西域樓蘭公主像略顯突兀。蔡承哲指,光靠臺灣宮廟裏的神尊不能讓更多的受眾喜愛紙糊藝術。一次偶然聽到大陸網路歌曲《我的樓蘭》,他被西域奇幻的傳説吸引,於是根據想像創造了樓蘭公主的形象。

  雖然這件新作品未能如他所願受到歡迎,但他堅定認為,只有製作不同種類、貼近現代人審美的作品,才能使紙糊藝術的美被更多人看見和接受。

  由於屢次獲嘉獎受到臺灣媒體爭相報道,蔡承哲成了家鄉的名人,曾認為他不務正業的家人如今理解了他,其作品擺放在宮廟接受信眾瞻仰讓他們與有榮焉。

  全臺各地有越來越多對紙藝感興趣的人慕名而來,他知無不言,將自己的經驗所得一一傳授。“中國傳統技藝裏好像總有不輕易外傳的潛規則,這個是不好的。只要後輩來問,我一定毫無保留地教給他。”(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5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