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之間盡顯舞蹈之魅
方寸之間盡顯舞蹈之魅
名稱:唐長沙窯青釉褐斑貼人物紋瓷壺 時代:唐代 級別:一級 尺寸:高19.6釐米、腹徑19釐米、底徑14.5釐米 來源:1982年窯址出土 今藏:長沙博物館
張海軍
長沙窯又名銅官窯,興盛于唐代中晚期,衰落于五代時期。它首創了釉下多彩裝飾新工藝,並在裝飾上大量引入繪畫、書法、詩歌等反映唐代社會面貌的新的藝術元素。而瓷胎裝飾工藝的模印貼花則是它除釉下彩之外的又一大特色和亮點,引人注目。
這款青釉褐斑貼人物紋瓷壺,圓口、短頸、深腹,平底假圈足,肩腹部兩側各有一雙輪係,前面有多棱柱短流。流口及雙係下方分別飾三塊模印貼花,壺嘴下方是一個持劍武士俑,雙係下方均是一個舞蹈俑。持劍武士俑左手持劍舉于頭上,雙腿彎曲,身穿緊身衣物。舞蹈俑高鼻深目,穿皮靴,戴花帽,雙足呈外八字形踏于圓毯上,右手將環形手鼓舉于頭上,左手持環形鼓于腰間,呈“球轉而行,縈去來回”的動態。
那麼,這種呈“球轉而行,縈去來回”的舞蹈是什麼舞蹈呢?據史料記載,這是一種來自於西域的舞蹈,名為胡旋舞,跳舞之人有男伎、女伎,最受歡迎的是“胡旋女”,唐朝時,許多胡旋女是作為禮物由當時的俱密國、史國、米國送到唐朝的。在《新唐書》卷二十一中有對胡旋舞的記載:“胡旋舞,舞者立毬(球)上旋轉如風。”唐《樂府雜錄》“俳優……舞有骨鹿舞、胡旋舞,俱于一小圓毯子上舞,縱橫騰踏,兩足終不離于毬(球)子上,其妙於此也。”這些都説明瞭在球上的舞蹈就是胡旋舞。唐朝詩人白居易曾寫有《胡旋女》一詩,詩中對這種舞蹈有如下具體描寫:“天寶季年時欲變,臣妾人人學圓轉。中有太真外祿山,二人最道能胡旋。”
有意思的是,胡人安祿山是一位跳胡旋舞的高手。陳寅恪箋白居易《胡旋女》詩云:“安祿山能胡旋舞事,見於史傳中。”又復引史傳:“(祿山)萬年益肥壯,腹垂過膝,重三百三十斤。每行以肩膊左右,抬挽其身,方能移步,至玄宗前,作胡旋舞,疾如風焉。”陳寅恪斷言白詩“或不盡出於詩才之想像也”。
長沙窯瓷上除了以胡旋舞作為模印貼花的選材外,還有很多世間美好的事物被納入到裝飾紋樣中,比如椰棗樹、獅子、孩童執蓮以及摩羯等等,這些足以證明模印貼花工藝在長沙窯瓷上的規模化使用。
既然模印貼花裝飾工藝在長沙窯瓷上運用非常廣泛,那麼這種工藝是從何而來呢?模印貼花裝飾的紋飾又為何多來源於域外呢?
首先,根據考古發掘及文獻記載,模印貼花工藝是從西亞傳入,在我國南北朝時期就已出現了很多帶有模印貼花工藝的器物,如南朝時期有名的青瓷蓮花尊以及舞蹈人物壺等。長沙窯瓷上的模印貼花是以凹面的模具印製紋飾泥片,再將泥片粘貼到瓷器上,紋飾便在瓷器上呈凸塊狀,具有半浮雕的立體效果,這種工藝應與中原的唐三彩有著直接淵源,因為唐三彩中大量使用了貼花的裝飾手法,其裝飾技法和紋飾題材與長沙窯大同小異,這正好印證了長沙窯是南北陶瓷工藝的融合。
其次,模印貼花裝飾的紋飾多來源於域外,是因為這一類紋飾的瓷器主要用於外銷。在國外很多地方發現的長沙窯瓷壺中,就有很多飾有模印貼花。
模印貼花的出現,成就了瓷器裝飾藝術領域的一場革命,使模印貼花成為長沙窯的大宗品種。由於標準化模壓成型,既提高了窯工的勞動生産率,也大大提高了長沙窯的産量。長沙窯模印貼花以它多姿多彩、細膩入微的造型:或人物、或動物、或植物、或銘文,裝飾在長沙窯的壺、罐、碗、碟、洗、碾等幾乎所有的器物上。這些爭奇鬥艷、各具形態的模印貼花裝飾,是長沙窯將審美與實用完美結合的展現,也是長沙窯先進工藝技術的最好見證。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