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聲樂家白玉光:文化的本質是讓我們知道從哪來
中新社石家莊7月13日電 題:臺灣聲樂家白玉光:文化的本質是讓我們知道從哪來
中新社記者 李茜
1992年,時隔40多年,白玉光的父親從臺灣回到牡丹江邊卻尋不見白玉光祖父的墳墓,只能望著記憶中的方向一遍遍喊:“爸,你在哪兒!爸,你在哪兒……”悲痛之音響徹山間。
“天蒼蒼,野茫茫,山之上,國有殤!”是于右任在晚年寫下渴望歸鄉而不得的哀愁。2019年7月11日,年過七旬的臺灣聲樂家白玉光為大陸青年示範如何讓歌聲更有情感時,反覆清唱這句詞。白玉光偷偷擦拭眼睛,他説他想起了父親,想起了故鄉,更加體會于右任晚年的哀痛。
“冀臺鄉村民謠和校園歌曲音樂交流周”近日在河北開幕,共有臺灣18名音樂人參加。白玉光擔任此次臺灣交流團團長。
白玉光説,河北很多有名的歌謠被臺灣民眾熟知,《放風箏》《對歌》《小白菜》等,雖然冀臺兩地的地方色彩不一樣,但是民謠的精神是一樣的。
1948年,3歲的白玉光隨母親從東北輾轉到臺灣與父親匯合。一家人開始了漂泊的生活。“小時候在眷村生活很苦,但是身邊的人都苦啊。”白玉光回憶道,在眷村的童年讓他明白了“融合”會讓人和文化更有生命力。
1949年後,臺灣民歌因融入了很多大陸歌謠的元素而變得更加豐富,也為20世紀60年代後臺灣校園民歌連續30年的輝煌發展做了鋪墊。《橄欖樹》《蘭花草》《外婆的澎湖灣》都成為經典之作,尤其是《龍的傳人》幾乎大街小巷都在唱,並被翻唱成很多版本。
在白玉光看來,文化的本質是讓我們知道從哪兒來,而創新的前提是找到根。
所以,白玉光常常告訴學生,不要忘記我們的父母從哪來,不要忘記我們的長江、黃河,要學著思考如何發揚幾千年的中華文明。每次帶學生來大陸前,他都會告訴學生所去之地的地理、歷史、文化等,這些看似與音樂無關卻緊密聯繫的知識。
白玉光還記得他第一次隨父親回家鄉,到達北京後要坐飛機到哈爾濱,然後坐火車到牡丹江,再坐公交車到寧安縣。當時年近八旬的父親疲憊不堪卻內心滿足,那一晚,白玉光和七個未曾謀面的堂兄弟聊了一整夜,仿佛要把一生都道盡。
那時大陸的親戚過得不好,想要團聚只能是白玉光年邁的父親奔波回黑龍江,並每次都給親戚送錢。如今,親戚們可以“直飛”到臺灣看望白玉光,並吃飯還要搶著付錢,“大陸經濟發展得太快了。”
如今交通方便,通訊更方便,兩岸的白家人在微信上“團聚”得忘了空間上的千里之隔,“我們知道彼此每個人的生日和生活瑣事。”
白玉光的父親留下遺願,希望自己的骨灰能回到黑龍江老家與父母“團聚”,也希望分散在兩岸的白家子孫能團聚重新生活在一起。如今,白玉光的兒子已在大陸成家立業,他也有可能回大陸養老。
“海峽再深,但是親情永遠割不斷。”白玉光説。(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