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土族“氈匠”:希望不是最後一代搟氈人

2019年04月22日 13:22:00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青海互助4月22日電 題:土族“氈匠”:希望不是最後一代搟氈人

  作者 李雋

  清晨,49歲的索得山已在院子裏攤開了不久前收來的羊毛,蹲在羊毛堆裏開始了一天的工作。

  索得山的家鄉青海省互助縣是中國唯一的土族自治縣,他是該縣丹麻鎮索卜溝村的農民,也是搟氈的“氈匠”。

  土族人自稱“土鄉土民”。是一個人口近三十萬、偏居於青甘兩省農業區的少數民族,他們有自己的語言但沒有傳統文字。

  搟氈工藝已有上千年的歷史。史料記載,搟氈技藝是由蒙古遊牧部落傳入,宋末及元朝時期,蒙、回、漢等多民族在西北地區雜居,當時蒙古族人居住氈包,用氈作褥,一些民眾就向蒙古族人學習了搟氈技藝。從此,“氈匠”這一職業應運而生。

  “過去,搟氈大家看得起,隨著時代發展,很多人不用土炕了,氈也就用得少了。老一輩搟氈人都沒有了,這些老手藝會的人已沒幾個。”索得山難以掩飾心中的失落。

  索得山現在是青海省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土族搟氈技藝的傳承人之一。十里八村的土族人婚假時會來訂制買氈,其他時間也會督促自己的孩子學習搟氈技藝。

  “我沒讀過書,到19歲還在放羊,看見‘氈匠’到人家裏有吃有喝還有錢掙,眼熱的受不了,就找了個老‘氈匠’學了5年,23歲的時候才做成了第一張氈。”索得山回憶,那時候他和師傅帶著行李和彈毛大弓,行走于附近的山鄉間,靠著嫺熟精湛的技藝贏得了好的口碑。現在,因為搟氈不易操作、利潤低,大多數搟氈藝人都轉行了。

  “搟氈是件辛苦事。要經過選毛、彈毛、鋪毛、噴水、卷氈、捆氈鏈、搟鏈子、解鏈子壓邊、洗氈、整形、搟氈、曬氈,每個工序只用簡單的工具,用手工操作完成。”索得山説。

  此時,索得山已抱著選好的羊毛起身進到院子一角。“嗡嗡嗡……”伴隨著弓弦聲,塵土和毛絮飛揚,索得山拉動牛皮弓弦,把羊毛一遍遍彈打直到柔軟。

  “多彈幾遍羊毛裏的臟東西也就差不多乾淨了,彈乾淨曬乾後,就可以過秤鋪氈。”索得山介紹,“搟氈當中揉弄氈邊最為講究,因為薄厚不一的氈邊不能用剪刀剪,只能用手揉齊,最後用鉤子按尺寸拉平四角,接下來鋪開再用水沖,洗氈也要兩三個小時。”

  他説,搟氈時要一個環節接一個環節進行,必須環環相接,不能中途停止,一旦有停頓,搟出來的氈品質就保證不了。一條用12斤羊毛搟成的氈經過十幾道程式就要整整一天,再加上後期的修飾整理,一條完美潔白的氈要耗時兩天。

  “一條好氈的價格不到200元(人民幣),但可以用一輩子,現在也就是我們土民家裏結婚時用,家裏生活買氈的越來越少,掙不上錢。”索得山説。

  “現在的年輕人都不願意做了,更喜歡在外打工。最怕就是好手藝到後面失傳了,所以這兩年才找到兩個徒弟,盡心盡力教吧,只希望我不是最後一代搟氈人。”話語中索得山難掩遺憾和無奈。(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5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