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關注網路時代的表達匱乏:跳出碎片化 回歸深閱讀

2019年04月10日 08:27:00來源:光明日報

  跳出碎片化 回歸深閱讀

  【智庫答問·關注網路時代的表達匱乏 系列訪談之三】

  本期嘉賓

  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 溫儒敏

  中國編輯學會會長 郝振省

  北京師範大學國際寫作中心執行主任 張清華

  1.“水過地皮濕”:淺閱讀何以流行?

  光明智庫:現在很多人習慣用手機閱讀,主要讀網路小説或社交媒體分享推送的文章,內容比較淺易,讀起來輕鬆。與此同時,那些深刻嚴肅的文章、圖書卻少有人問津。讀書為何有深淺之分?淺閱讀何以流行?

  溫儒敏:讀書是分類型的,起碼有四類,一是“學習型閱讀”,其目標是促進知識和能力提升。學生的學習是為人生做準備,他們的閱讀大部分都屬於這一類。二是“職業型閱讀”,和前一類有交叉,但主要是成年人圍繞自己業務而進行的閱讀,包括專業閱讀,其目的性很強。三是“消遣型閱讀”,目的性不強,主要為了消遣,現今流行的網路小説閱讀和各種自媒體閱讀,大多數屬於此類。四是“檢索型閱讀”,是為了獲取資訊而瀏覽檢索的閱讀。這四種閱讀類型只是大致分類,各種閱讀的功能不一樣,彼此會有交叉融合。生活中多數人都會進行這幾種類型的閱讀,只是因為年齡、職業、性格、愛好等不同,閱讀類型的選擇與偏重也不同。

  網際網路海納百川的資訊存儲功能、獨特的連結方式,以及資訊傳播的即時性與便利化,極大地改變著人們的閱讀和思考方式。沉迷于網路,很多人已不再花較長時間集中精力去看一本書,寫一篇文章。通常都是不斷地打開電腦或手機,看看有沒有新的資訊。大家很容易變得心不在焉,注意力不集中。如果記憶完全依賴網際網路,那記憶就可能技術化,生物記憶變成物理記憶,這對人類的情感、性格、思維都會産生影響。

  郝振省:淺閱讀是一種瀏覽式、掃描式、“水過地皮濕”的閱讀,其內容主要是資訊或娛樂性圖文。淺閱讀現象的産生和存在有一定必然性。現代社會的節奏越來越快,人們工作生活的空間場景不斷變化,産生了很多碎片化的時間,有時為了充分利用時間,或者消磨時間,就産生了閱讀需求。在這種碎片化的時間和不斷變化的空間中,人們不大容易閱讀深奧、系統的內容。特別是在移動網際網路的條件下,資訊爆炸式增長,並通過各種媒介快捷地呈現,淺閱讀現象就如此生成了。也就是説,客觀世界的豐富性、資訊內容的無限性與主體擁有條件的有限性,導致了淺閱讀的必然性。

  張清華:手機越來越多地佔據了我們日常生活,以手機為媒介的閱讀自然也就佔據了更多的時間。該怎麼辦?我認為只有通過技術改進和社會各界的倡導,引領更多人通過手機閱讀嚴肅的書籍,才不至於使人們的時間耗費在海量的垃圾資訊中。

  2.不做浮光掠影的“知道分子”

  光明智庫:碎片化閱讀、淺閱讀在所難免,那麼,我們如何利用碎片化時間進行有深度、高品質的閱讀?

  張清華:時間碎片化是全世界都存在的現象,但有時候也是我們給自己找的一個理由。在有些發達國家,嚴肅閱讀做得很好,讀者並不一定要把自己搞得那麼匆忙、那麼潦草。社會的倡導非常重要,一個社會崇尚什麼樣的文化,是很關鍵的問題。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文化的重要性日益受到重視,但在實際操作中應該把文化素養的提升放到一個實實在在的地位上,不能過度娛樂化。應該多宣傳那些有讀書習慣、有文化創造力的人。另外,還應該在制度上加以完善,例如設立“分級獎勵嚴肅閱讀”機制,鼓勵更多人參與有深度、高品質的閱讀。

  溫儒敏:淺閱讀對大多數人來説是一種必要的精神寄託。即使是專家學者,也不會整天都進行職業型閱讀,或者深度閱讀,也要有一些淺閱讀,或者消遣型閱讀。如果一個人出於生存或者發展需要,必須有職業型閱讀,很自然他們就會找相關的書進行深度閱讀。當然,文化素質比較高的人,可能會把較多精力用於深度閱讀,而且會把幾種形態的閱讀協調得比較好。這是一種習慣,需要毅力。

  消閒文化,包括影視和網路文化,以及各種流行讀物,往往都比較吸引人,帶給人娛樂和刺激。要求青少年不去接觸流行文化不現實,也沒必要,好的流行文化有利於青年人了解社會,融入社會。但這種接觸必須適度,要讓中小學生學會把持自己,不是被動地捲進流行文化,盡可能培養比較純正的閱讀口味和習慣,保持一種高尚的精神追求和良好的生活方式。

  郝振省:淺閱讀可以把碎片化的時間、多樣化的空間充分地利用起來,變廢為寶,幫助人們增加資訊量,擴大知識面,消除寂寞感,這是其積極的一面。但淺閱讀的局限性在於造成了知識的表像化,使知識很難呈現其系統性、邏輯性、完整性。有人戲稱手機等移動終端把人們的大腦變成了“雜拌兒資訊的跑馬場”,“知道分子”越來越多,有思想的“知識分子”越來越少。我們應該肯定淺閱讀的積極性,克服其局限性,並借助淺閱讀服務深閱讀。比如,新聞工作者可以借助移動終端,掌握有價值的新聞線索,為深度報道提供支撐;學者專家可以借助移動終端,掌握有價值的問題動態,為深入研究做好準備;普通讀者可以借助移動終端,掌握新書目錄,為深度學習瞄準目標。

  3.培養理論思維,要有深閱讀的保障與支援

  光明智庫:對於大眾來説,深度閱讀的意義是什麼?如何引導大眾自覺進行深閱讀?

  郝振省:如果説淺閱讀是人們生活的一部分,深閱讀就是生産的一部分。恩格斯説:“一個民族要想站在科學的高峰,一刻也不能沒有理論思維。”要有理論思維,就需要有深閱讀的保障與支援。無論對於個人,還是對於民族和國家,只有深閱讀才能培養理論思維的習慣、達到理論思維的境界、形成理論思維的成果。“涉深水者得蛟龍,涉淺水者得魚蝦”。深閱讀既是我們追求的目標,又是我們要克服的困難。一些理論著作,雖然讀起來會感到枯燥、晦澀,但會使人獲得一種深層次的快樂。

  張清華:淺閱讀作為嚴肅閱讀的補充是可以的,但如果佔據了主導,壓倒了嚴肅閱讀,那就需要糾正了。對於網路上各種娛樂式的資訊進行硬性抵制顯然沒有意義,但可以進行正面鼓勵。比如建立線上閱讀分級機制,可以設立不同界面,如藝術、文學、歷史、哲學、文化、政治、心理等不同學科。在保護著作權的前提下,將高品質的讀物放到網上,供不同人士挑選閱讀,在達到一定閱讀量之後,即可以得到一個認證,然後進入更高一級。這就類似于棋賽中的“段位”,段位越高,得到的獎勵也越多。用人單位在招聘時可以將其作為參考,社會也可以設立各種獎勵機制,以鼓勵嚴肅閱讀。這樣既可以提升閱讀品質,又能滿足不同層次、不同人群的需求。

  溫儒敏:對於成年人來説,閱讀本來是個人的、私密的事情。社會可以提倡讀書,但很難規定和限制讀什麼書。成年人的閱讀不必過多干預,但中小學生的閱讀還是需要引導的。學生的閱讀多是學習型閱讀,主要體現在他們的功課上,尤其是語文課,對閱讀有許多要求。學生的閱讀不完全是自由的,也有目的性,比如為了中考和高考。但如果目的性太強,讀書只是瞄准考試,甚至連課外閱讀也全都納入考試體系,那就容易扼殺學生的興趣。除了“為高考而讀書”,我們要讓學生保留自由閱讀的空間,可以讀點“閒書”,讓他們的愛好與潛力在相對寬鬆的個性化閱讀中發展。學生時代如果有讀書的興趣,又形成習慣,成年以後就會有喜愛閱讀的良性生活方式。若要提倡全民閱讀,最重要的是鼓勵中小學生閱讀,這是為他們的人生打底子,也是改進社會閱讀狀態比較有效的辦法。

  4.高水準閱讀産出高水準寫作,人文精神的張揚帶來社會正氣

  光明智庫:淺閱讀對人們的表達和寫作習慣會有什麼影響?如何通過閱讀提升基礎寫作能力?

  郝振省:淺閱讀多數是碎片化、即時性的,相應地,淺閱讀的文本也比較簡單,有時甚至完全用標點、表情包取代了豐富的概念和情感。一些網路語言的邏輯並不合乎通常的表達習慣,會對人們的日常寫作造成影響;一些學術文章的學術味兒有所削弱,還有一些人為了迎合淺閱讀的口味,把嚴肅的內容進行庸俗化改寫,使其失去了原本的面貌和意味。深度的閱讀和思考是創造性寫作的基礎。只有通過長時間的深度閱讀,對歷史與現實、自然與社會進行深入分析、解剖,才會得到有啟發性的結論。

  張清華:語言的發展史表明,一種語言必須隨著社會生活的變化而變化。從這個意義上來説,新詞語、新句式的出現,不一定都是壞事。但是現在確實存在著各種不合規範的説法和用法,一些本不規範的表達在年輕人那裏反而時尚化了。當然,我並不覺得人為地加以禁止和匡正就一定好,但是我們的社會倡導什麼、推崇什麼是很重要的事。如果我們在嚴肅文化方面不認真投入,那麼娛樂化和輕飄飄的淺閱讀便是不可避免的。

  高水準的閱讀會産出高水準的寫作,人文精神的張揚會帶來全社會的正氣,我們不能只停留在口頭上,要努力強化正面的引導。

  你讀的最厚一本書,不會是《5年高考3年模擬》吧?

  華東師範大學曾發佈過《新時代上海大學生閱讀指數報告(2018)》,報告顯示有84.3%的大學生將“手機閱讀”作為最主要的閱讀方式,而社交媒體閱讀已經成為大學生數字閱讀的主流:排名前三的大學生社交閱讀平臺分別是微信(佔比68.8%)、微博(佔比56.7%)和知乎(佔比48.0%)。

  其實不光是大學生,在地鐵站、公交車上經常能看到拿著手機閱讀的人群。不少人覺得每天點開朋友圈裏的爆款文章、瀏覽一些新聞資訊就完成了一天的閱讀任務。

  但是,我們應該意識到碎片化閱讀會直接隔斷人們對文字的深層次思考。當深度閱讀完全被快速閱讀所取代,我們失去的可能是思維層面的厚重,精神層面的廣博。

  朱熹説:“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閱讀的本質是一種文化底蘊的積累過程,只有細讀、深讀、精讀,在閱讀中有所思考,才能真正吸取書本的養分,啟迪心靈、開闊視野、陶冶情操、塑造人格。

  如果,有一天你會發現自己好久沒有讀完一整本書,書籤一夾就沒有“然後”了,閱讀的高峰還停留在高中做練習題的時候,讀的最厚一本書原來是《5年高考3年模擬》。

  那麼,不妨放下手機,拿起一本也許包裝不那麼討巧的書,認真地啃下一頁,就會有意外的收穫。

  項目團隊:

  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 杜羽、宗小寧、蔣新軍、劉嘉麗、馬雪、王斯敏、李曉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5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