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建築人的春節:尋訪千年古建 傳承“魯班精神”
中新網大同2月11日電 題:(新春見聞)一位建築人的春節:尋訪千年古建 傳承“魯班精神”
作者 楊傑英
“實在是震撼!我從事建築工作已經四十多年,也看過各種風格的建築,在看到北嶽恒山懸空寺這樣的千年木結構建築真是覺得震撼!”趁著春節假期,從天津趕來山西探訪古建的路鎖柱不禁發出感慨。
山西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保存了豐厚的文化遺産,現存元以前木構建築佔全國的70%以上,有“中國古代建築博物館”的美譽。路鎖柱將今年的春節之旅選在山西,這個保留中國古建築最多的省份。
位於山西渾源縣恒山的懸空寺,是路鎖柱此行的第一站。始建於北魏晚期(西元417至523年)的懸空寺,全寺距地面高約50米,是世界上現存建在懸崖絕壁上最早的木結構建築群。中國古代工匠根據道家“不聞雞鳴犬吠之聲”的要求建設懸空寺。
望著懸空寺,路鎖柱不時地與家人探討其建築特色。“真是‘奇、懸、巧’三個字,懸空寺全寺為木質框架式結構,利用力學原理半插飛梁為基,巧借岩石為托。寺不大,但巧奪天工,頗為壯觀。讓人不得不驚嘆古人的智慧!”
在懸空寺的棧道石壁上,刻有“公輸天巧”四個字,讚賞懸空寺的建造工藝。公輸即魯班,春秋戰國時人,被認為是中國建築工匠的祖師爺。“我們不僅要看建築風格本身,更要從專業方面多學習。”與其他遊客不同的是,路鎖柱一行不時地觀察和研究建築本身的一些細節。
1976年,16歲的路鎖柱初入建築行業。“剛入行時,我就是做‘瓦小’,也就是瓦工,篩沙子。”路鎖柱告訴記者,那時家庭條件困難,連襪子都捨不得穿,在工地上,膠皮靴裏墊著的是稻草。此後的43年時間裏,憑著好學上進,路鎖柱一步步成長為天津住宅集團副總工程師、天津工業化建築有限公司董事長。
40多年來,路鎖柱見證了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建築業的發展。“我是從一磚一瓦幹出來的,深刻體會到建築人的苦和累,我熱愛建築業。”路鎖柱説,改革開放,建築業快速發展,中國用幾十年的時間走過了西方發達國家一二百年走過的路。
探訪過中國現存的唯一一座佛、道、儒三教合一的寺廟——懸空寺後,路鎖柱帶著家人前往五十多公里外的應縣木塔。
應縣木塔,全稱是“佛宮寺釋迦塔”,始建於距今約1000年的遼代,是中國現存最高最古的一座木構塔式建築,與義大利比薩斜塔、巴黎埃菲爾鐵塔並稱“世界三大奇塔”。2016年,釋迦塔被吉尼斯世界紀錄認定,為現存古代世界最高的木塔。
在應縣的民間傳説中,將木塔的建造歸功於木匠鼻祖魯班。事實上,應縣木塔是中國工匠耗時140年,用10萬塊木構件,像搭積木一樣,修建的一座相當於20層樓高的木塔。不用一顆鐵釘,木構件互相咬合構成塔身,千年間歷經地震雷劈、槍擊炮轟,卻至今屹立不倒,這其中有諸多未解之謎。
從北嶽恒山懸空寺到應縣木塔,這兩座中國木結構建築屹立千年不倒。“這是世界建築的奇跡,也是我們古人智慧的魅力。我們現代的建築人,更應該學習和傳承這種‘魯班精神’。”路鎖柱如是説。(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