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春節,重新看見“我們”

2019年02月11日 09:45:00來源:人民日報

  春節,重新看見“我們”(五洲茶亭)

  隨著中國與世界深度融合,中國的春節也成為世界各國越來越多人認同的文化符號。春節,在春天來臨之時,普天同慶。

  世界的“春節時間”,人們聚起來了,氣氛熱鬧起來了。在日本東京,除夕晚上全家人圍著火爐守歲,午夜時寺院敲起108響鐘聲,第二天人們互相拜年;在美國紐約,帝國大廈上的1327隻綵燈一改往日美國星條旗的紅、白、藍三色,亮起華裔喜愛的紅色和金色;在澳大利亞墨爾本,有100多年曆史的世界最長的巨龍,將在春節期間走街串巷舞動起來。春節展現出了一種穿越文化和種族的親和力,人們參與到春節的人流中,體會人與人之間的稠密情感和熱絡氛圍。

  在中國,春節是一條回家的路。天上鷹擊長空,航班密集起飛;地上高鐵飛馳,車輪飛速旋轉。所有的交通線路都通往一個目的地——家。倚杖候荊扉的老人,目光炯炯地凝視著遠方孩子回家的方向;掰著手指頭數著父母回家日期的兒童,要用突然的擁抱卸下父母一年在外打工的辛酸。既然目的地是家,那麼無論是臥鋪還是站票,漫漫旅途都已不再孤單;無論是蛇皮袋還是拉桿箱,隨身行李也頓時變得輕盈。春節,是團聚,是一家人坐在一起,守望相助。

  其實,在這個共同的“春節時間”,無論是在國外的孔子學院聚在一起包餃子,還是從工作學習的異地他鄉回到老家,春節都為人們提供了一個相處和群居的機會。曾聽一位朋友説,春節必須回家,只有和兒時的玩伴坐在一起、貼在一起,才能找到過年的感覺。

  這種感覺是應對現代社會原子化生存的一劑良藥,它確認了不只是我獨自面對世界,還有“我們”在一起的共同經歷。它確認了人與人之間本該有的濃得化不開的親密感。它確認了人們的共同記憶以及人與人之間的情感紐帶和有機連接。我吃的不是餃子,是人與人之間的息息相關、彼此照拂。

  “嚶其鳴矣,求其友聲。相彼鳥矣,猶求友聲”。《詩經》用樸素的詩句,表達著人們內心深處對“陪伴”的最原始也最持久的渴望。春節的意義正在於此,它提供了一個透過“我”,重新看見“我們”的機會,讓遺世而獨立的現代人能夠看到人與人構成的共同體。

  我曾被這樣的場景感動良久:老家的村莊因多數人外出打拼基本都已搬空,但每逢大年初一,無論是公務員、企業家,還是打工者、個體戶,村子裏走出去的人都會不約而同地趕到老屋前後,在農曆新年的第一天握手寒暄、互相拜年,白髮蒼蒼的老人在年齡更大的老人面前自稱“孩子”。這已經成為從這個村莊走出去的人不言而喻的默契。這種情感紐帶,來自記憶無法追溯的遠古,來自血液裏流淌著的某種神秘的共同體意識。就這樣,我們在慎終追遠中觸摸到了人與人之間的有機連接。

  人的本質是社會關係的總和,人的內心總是渴望陪伴。春節之後,聚在一起的人們又將行走天涯,但既然確認過彼此間的休戚與共,那麼散開之後就不是沒有生命力的沙礫,而是攜帶著共同記憶的種子,一旦有陽光雨露滋潤,就能長成相互依偎的叢林。春節期間看見的那個“我們”,不會隨著時間流逝而褪色,奔波四方的人們總是在尋找相濡以沫。

  李 拯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5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