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浙江昆劇團全球徵集後八代輩分命名 延續傳承

2019年01月16日 09:33:00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杭州1月14日電(謝盼盼)春華秋實古曲新,幽蘭溢香在人間。2016年以來,浙江昆劇團(簡稱“浙昆”)在摸索和創新中開闢一條崑曲文化的傳播之路,從幽蘭講堂到“戲曲進校園”,從“跟我學”公益培訓班到《幽蘭講堂——崑曲來了》。1月14日,浙江昆劇團召開2019年“新三大”盛事發佈會,浙江昆劇團相關負責人表示,浙昆將向全球開啟浙昆後八代輩分命名的徵集活動,以單字命名,將傳承延續。

  浙江昆劇團成立於1956年4月1日,是當時全國唯一的昆劇藝術表演劇團。1956年,在朱國樑、周傳瑛、王傳淞等傳字輩藝術家的堅守傳承下,《十五貫》以其高度的思想性、人民性和藝術性轟動全國,之後,浙江昆劇團又相繼改編、創作和演出了《西園記》《風箏誤》《長生殿》《獅吼記》《玉簪記》《義俠記——潘金蓮》《雷峰塔》等傳統劇目和一批經典摺子戲,在社會上引起了極大反響。

  崑曲“傳世盛秀,萬代昌明”從取名、歷苦難;到堅守、重出新;輩輩延續、代代相傳。1921年始,以穆藕初、徐鏡清等人共同建立崑曲傳習所,傳習所為了使崑曲傳下去,所以每個藝名中間的字就取個“傳”字。1952年,以周傳瑛、王傳淞等“傳”字輩老師共同讓“世盛秀萬代昌明”七個輩分用字應運而生。

  這些看似簡單的字眼更像是老一代崑曲藝術家對崑曲美好未來的祝福和期盼。如今,“傳”字輩藝術家已相繼離世,“世盛秀萬”四輩人,人才輩出,新新力量“代”字輩初出茅廬。

  隨著時代變革,崑曲的傳承上,它的表演、音樂、曲詞等體系是不可變更的,輩分的傳承更是要繼往開來。2019年,浙江昆劇團將向全球開啟,浙昆後八代輩分命名的徵集活動,以單字命名,將傳承延續。

  本次徵集活動採用有獎徵集制,凡提出有意義,無重復,受一致認可且被採用,投稿者將獲得浙江昆劇團“後八代”輩分命名傑出貢獻獎的榮譽稱號並終身免費享受浙江昆劇團所有演出觀看待遇。徵集時間從2019年1月14日至2019年5月4日結束。

  此外,2019年2月22日,由浙江昆劇團和杭州電視臺聯合出品崑曲首檔面向社會大眾展示現場教學的戲曲類推廣性節目“崑曲來了”正式上線。《幽蘭講堂——崑曲來了》全集包含48期內容,其中包括崑曲劇目導賞、崑曲藝術教學、崑曲音樂鑒賞等方面進行現場教學,還將特邀“江浙滬”老師汪世瑜、蔡正仁、計鎮華、張靜嫻、王芳、張世錚、孔愛萍等全國知名崑曲表演藝術家參與其中,親授教學。此外,1月20日,長三角地區將共同聯合舉辦“三地聯動”——首屆中國長三角昆劇票友系列大會。本屆系列大會以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展示崑曲藝術魅力為宗旨,為廣大崑曲愛好者搭建自我展示、學習交流的平臺。賽制採用網路直播和現場網路投票的方式,獎項設立10個十佳選手及若干個單項獎。(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5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