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醒·獅》緣何摘得中國舞蹈界最高獎

2019年01月07日 10:37:00來源:廣州日報

  原標題:《醒·獅》緣何摘得中國舞蹈界最高獎

  立足“非遺”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廣州文藝界作品首登“荷花獎”舞劇獎榜首

  《醒·獅》緣何摘得中國舞蹈界最高獎

  昨晚,第十一屆中國舞蹈“荷花獎”頒獎典禮在海南省歌舞劇院舉行,大型民族舞劇《醒·獅》演出了精彩片段。

  舞臺呈現,美輪美奐

  一部好作品勝過千言萬語。

  一部好作品不僅可以講好廣州故事、中國故事,更可以彰顯中華文化的強大魅力、展示新時代中國人的精氣神。

  昨晚,第十一屆中國舞蹈“荷花獎”頒獎典禮在海南舉行,廣州歌舞劇院歷經5年打造的舞劇《醒·獅》,作為國內首部以國家“非遺”項目“廣東醒獅”為主題的舞劇,獲得“荷花獎”舞劇獎。

  《醒·獅》帶動了一次“火”遍全國的文化現象——

  《醒·獅》于2018年8月底完成首次演出,首演當晚,劇場三層滿座,隨著現代舞獅人鼓聲漸停,現場響起了熱烈的、經久不絕的掌聲,口碑“燃”爆社交網路。“主旋律題材如此鮮活真實,接地氣,有血淚,有魂魄。太‘燃’了,好像是在看武俠片!” 之後的9月,《醒·獅》在廣州大劇院公演“未演先火”。早在開演前一週,所有場次均已售罄。三場演出場場爆滿、座無虛席。

  之後於12月3日赴上海參加第十一屆中國舞蹈“荷花獎”舞劇參評比賽演出時,《醒·獅》同樣得到觀眾高度評價,上海觀眾説:“謝謝你們!把一部‘燃’翻全場的劇目帶來上海”。12月27日晚,《醒·獅》在國家大劇院觀眾見面,雖然僅亮相了一個舞段,但卻是整場演出的壓軸段落,可見得到了專業人士的認可。

  《醒·獅》緣何獲中國舞蹈界最高獎?

  紮根生活紮根人民 五年磨一戲

  文藝的一切創新歸根到底,都直接或間接來源於人民。文藝創作最牢靠的辦法是紮根人民,紮根生活。醒獅主創人員用5年時間走進生活深處,靜下心來,精益求精搞創作。在人民中體悟生活本質、吃透生活底蘊。只有把生活咀嚼透了,完全消化了,才能變成深刻的情節和動人的形象。

  創作前期,年輕又富有創造性的主創團隊多次走訪三元里古廟、陳家祠、佛山祖廟、黃飛鴻紀念館等,還去了很多村莊采風,和舞獅少年聊天,和民俗專家、文化學者開座談會,多方面地了解嶺南歷史文化、民間傳統舞蹈、醒獅、南拳的精髓。

  廣州歌舞劇院2013年就開始進入題材篩選,從眾多的嶺南元素的調研和討論中,最終確立了創作方向,找到了一個切入點——以醒獅代表民族覺醒這一核心主題。 “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醒獅”,醒獅文化生生不息,醒獅氣脈代代承傳,“醒獅”是中華民族的一個文化符號,在嶺南和華人中具有巨大認知度。

  劇本先後經過13次較大的修改提高,同時經過一年多無數次討論、采風整理,于2018年4月正式投入創作排演。為了成功塑造《醒·獅》的表演動作,還專門請來廣東醒獅省級代表性傳承人、“南獅王”趙繼紅之子趙偉斌和全國武術冠軍馬小斌,分別為劇組做醒獅及武術指導。

  全體舞蹈演員在導演組的帶領下進入封閉式排練,50多名演員按場次、按人物和角色全情投入。連續五個多月,沒有節假日,即使傷了,也帶著護膝和護腰繼續練,朝著一個目標努力。該劇總導演、廣州歌舞劇院院長史前進説:“看到編導和演員這麼努力付出,特別讓人感動,因為不這麼做達不到劇目預期的呈現水準。”

  舞蹈演員們自己也下足苦功,每天排上午、下午、晚上三班,技術難點沒有攻克的演員,晚上11點排完還要繼續練。練拳、打樁、從板凳上摔下來、因為拳頭打偏而受傷……但年輕的演員們都憑藉著“醒·獅精神”,將難關一一克服。

  5年的創作過程中,這支團隊不僅僅是表演上,更是把醒獅的精神慢慢地融入自己的血液裏。

  活用“非遺” 深刻情節、動人形象深深打動評委和觀眾

  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最深沉、最根本、最永恒的是愛國主義,愛國主義是常寫常新的主題,擁有家國情懷的作品最能感召中華兒女團結奮鬥。《醒·獅》以“覺醒、自強、復興”為脈絡,以“謳歌人民、謳歌英雄”為創作主導, 這樣的中國故事,當然動人心扉。

  《醒·獅》以三元里抗英鬥爭為歷史背景,講述了舞獅少年阿醒和龍少的自我覺醒,是大時代風雲中南粵兒女精神覺醒、勇於抗爭的故事。在“醒”字上做文章,通過人物的命運和精神狀態,通過醒獅的內涵象徵,將抗爭指向精神層面,從而在民族危難中尋求個體內省,這種創作意識在主流舞劇中很難得。

  《醒·獅》昂揚向上的精神十足。幾位主演一亮相,便是濃濃的武俠風。阿醒與龍少,一個敦厚樸實,一個風流瀟灑,對打起來拳拳到肉。無論是“獅王爭霸”,還是高臺之上的對抗肉搏,都充滿了力量。“太燃了!好像在看武俠片!” “‘拳拳到肉’的武打讓人看得血脈賁張。”舞蹈、武術、舞獅融為一體,首次創造出獨樹一幟的嶺南舞蹈語匯,展現嶺南男子氣概。“這是一部男人戲,非常陽剛!”有業內人士如此表示。激越的鼓點,恢宏的音樂,演員們飽滿的情緒,三元里抗英時期的民謠《勝利歌》……直擊人心,都讓觀眾熱血沸騰。

  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中華文化煥發出時代風采。《醒·獅》把南獅、南拳、蔡李佛拳、大頭佛、英歌舞、嶺南曲風、廣東獅鼓、木魚説唱等諸多南粵非遺項目作為創作元素,以深厚的嶺南人文為載體,將民族舞蹈與廣東獅舞相融合,將南拳馬步和廣東醒獅特有的騰、挪、閃、撲、迴旋、飛躍等技巧融入舞蹈語言,大開大闔,剛柔相濟。在中國舞協主席馮雙白看來,《醒·獅》做得很有風格,有特色,有氣勢,“把傳統的東西尤其是非遺元素表達出來、搬上舞臺,而且做得很精緻,這是非常有意思的事情”。

  為原汁原味將傳統醒獅文化搬上舞臺,劇目中的32隻獅子頭,連同後臺備用共有60多只,全部由佛山黎家獅第五代傳承人量身定做。25年前的電影《黃飛鴻之三:獅王爭霸》中,黃飛鴻手中舞動的獅頭就來自佛山黎家獅。黎家獅已有180多年曆史,是一代武學宗師黃飛鴻都認準的金字招牌。

  該劇群舞場面宏大,舞蹈表演精彩。特定的原創舞段,如飲茶叩指舞和南拳板凳舞等的編創富有才氣,對於道具的運用極具創造性。劇中的音樂也很有民族氣息,在劇情的發展和推動中疊加新元素,採用琵琶、高胡、嗩吶等樂器配樂,“好看又好聽,讓這個劇的辨識度很高。”觀眾紛紛表示。

  尤值一提的是,該劇舞美精確把握住南粵地域文化的風格,化用嶺南的建築精髓,以透視空靈的大手筆實現了視覺符號的高識別度。中國舞協副秘書長夏小虎認為,《醒·獅》是舞劇裏編創、舞美、製作上都比較完整的作品。既有地域性也有國際性,“《醒·獅》的編創有嶺南風格,地域文化特色很強,未來它有代表廣東文化、中國文化‘走出去’的可能性”。

  專業人士:“荷花獎”是對廣州原創劇目的充分肯定

  談到舞劇《醒·獅》榮獲中國舞蹈的最高榮譽“荷花獎”,該劇總導演、廣州歌舞劇院院長史前進表示“非常激動”,“這是對廣州原創劇目和全體演職演員的充分肯定,我們也希望以此為契機,對劇目下一階段的修改打磨、為衝刺今年的中國藝術節做好準備”。

  在他看來,作品獲獎的原因主要是三點,“它展現了廣州故事、中國精神、東方氣韻,在傳承和創新上有了很大突破,我們將舞獅、南拳等廣東的民間藝術和非遺文化有機融合,氣質很獨特,而且講了一個很好的廣州故事,敘事上立意很高。這部作品也向全國專家和觀眾展示了廣州深厚的文化底蘊”。

  《醒·獅》總編導錢鑫和王思思都是中國舞蹈界新銳青年編導,錢鑫認為,醒獅是嶺南文化的代表,具有獨特的嶺南風情和廣府特色,也展現了南粵兒女敢為人先的精神風貌。這部舞劇的成功,其實是觀眾對劇中所展現的中華文化的精神産生了認同感。同時,該劇得到了年輕觀眾的認可,也讓團隊很有成就感:“有一次我坐在主控臺,聽到下面兩個中學生在討論這部舞劇的細節、劇情,甚至一直讚嘆這部戲有多好看,還去買了我們的畫冊和周邊産品。”這番無意間聽到的好評,讓錢鑫至今仍十分感動。

  《醒·獅》編劇羅麗是土生土長的廣州人,對醒獅有深厚感情,她雖然沒有到頒獎禮現場見證榮耀,但十分開心,“這部劇裏面灌注了我們對歷史血脈的想像,對當下的關注和對未來的展望,醒獅是廣州人的精神,也是中國人的精神,‘醒’代表著民族覺醒和民族復興的力量”。

  羅麗回憶,2016年元旦,憑著對本土文化的熱愛和深情,一頭扎進了舞蹈文學劇本的創作中。她和總導演史前進、總編導錢鑫、王思思等主創不斷討論,之後近三年不間斷采風,翻查無數史料,一次次推翻重來,劇本大改十三稿才正式定稿,最終確立了劇本的模樣。《醒·獅》中安排了不少出其不意的反轉和伏筆,讓觀眾注意力始終被作品牽引,“這並不是簡單把歷史搬上舞臺,而是以今人的視角去看待一百多年前廣州人的城和事,這裡面除了家國情,還貫穿著母子情、兄妹情以及愛情,這樣更人性化、更真實的表達容易被觀眾和市場接受”。

  市場化打造《醒·獅》立體IP

  一部思想性、藝術性和觀賞性俱佳的文藝精品,除了通過一場場巡演外,還有多種方式擴大其影響力。在《醒·獅》創排之初,史前進領銜的團隊就希望用市場化打造文化IP的思路來運營,打造品牌傳播計劃,讓更多人感受到《醒·獅》的無窮魅力。史前進説:“我們創作之初就堅定信心,只要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醒獅,所以醒獅在全國和海外都是文化橋梁和紐帶,我們希望大家走進劇場和走齣劇場時,都能因為喜歡這部劇而留下相關的文化手信。在已經進行的巡演中,我們都設置了簽售會,大家反響特別熱烈。”

  另外,《醒·獅》推出了同名紀錄片,時長30分鐘,記錄了舞劇從無到有,臺前幕後人員的點點滴滴,入圍了2018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節“金紅棉”評選。《醒·獅》同名漫畫手稿也已完成,由司達明、淩楷擔任漫畫作者,邀請香港著名漫畫家周勝擔任人物繪畫。《醒·獅》漫畫已入圍第15屆“金龍獎”最佳動漫品牌獎提名,人物角色Q版公仔、吉祥獅子鑰匙扣、中國結貼紙等衍生品等都在加速開發中。

  史前進表示,接下來將著力拓展該劇的全國和國際巡演,“未來3到5年內努力讓優秀傳統文化不斷創新,傳播到五湖四海”。

  近年來廣州文藝舞臺高潮疊起

  文藝是時代前進的號角,也是一座城市的根和魂。

  《醒·獅》只是廣州文藝舞臺最耀眼的明珠。近年來廣州文藝舞臺高潮疊起,原創歌劇《馬可·波羅》、話劇《廣州站》、粵劇《初心》、芭蕾舞劇《浩然鐵軍》等一系列文藝新作,紛紛以更高的站位、更廣的視野,秉持創新的理念和思維,堅持“全球視野·國家戰略·廣州表達”,進一步展現廣州獨具特色、文化鮮明的城市形象。

  話劇《廣州站》,以全國人民熟悉的地理坐標“廣州火車站”作為切入點,以原廣州火車站廣場派出所所長譚耀華的經歷為原型,演繹了改革開放四十年來的奮鬥歷程,展現出大時代中,個體真實而豐滿的情感故事。正如《廣州站》導演王佳納説,所有人都可以在這部廣州話劇新作中找到過去。

  大型現代粵劇《初心》以無産階級革命家、軍事家葉挺同志為主人公,通過粵劇的形式講述以葉挺同志為代表的共産黨人不忘初心、砥礪向前的動人故事。編劇李新華坦言:“粵劇不是只能演帝王將相、才子佳人,也能闡述宏大的時代主題、講述紅色的革命故事。”

  這樣的作品觀眾想看嗎?且不説《醒·獅》上演以來受到國人的追捧,就連外國人也讚不絕口。去年的廣州演交會上,來自哥倫比亞的亞歷山德拉·克魯茲之前曾觀看過廣州歌舞劇院的《醒·獅》表演,激動得連誇了三個“太美了”:“不管是音樂、服飾還是舞蹈,都太美了!”

  《醒·獅》獲得大獎,可喜!更可喜的是,一批踐行文化傳承和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文藝作品正在廣州文藝舞臺上演,可以預見,廣州文藝舞臺註定是高潮疊起,將有更多創作精品一起見證偉大時代。(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周嫻、張素芹、黃丹彤、莫斯其格、黃岸、曾俊、繆璟)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5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