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5集《風味人間》點擊量破6億 “風味”與“舌尖”為何出眾?

2019年01月07日 08:56:00來源:北京青年報

  5集《風味人間》點擊量破6億 “風味”與“舌尖”為何出眾?

  陳曉卿拍美食“奔著肉去”

  “別人問我,你做的美食節目為什麼和別人不一樣?我會特別實在地告訴他,從我2011年開始做‘舌尖’到今天,我從來不會告訴別人什麼東西最好吃,我只會告訴大家現在吃到的恰恰就是好吃的,告訴大家一日三餐背後有多麼不容易。”日前,在騰訊媒體研究院聯合中國傳媒大學打造的IP課上,陳曉卿總結《舌尖上的中國》《風味人間》的成功經驗時説。

  拍前先查人們愛吃啥

  在吃上找到觀眾相信的內容之前,必須先確定觀眾是誰。“舌尖”拍攝前,節目組特意做了調查,中國人到底最愛吃什麼,排名第一的竟然是主食包裹的油脂類食物。陳曉卿分析其中原因“你能查到在中國浩瀚的歷史當中,幾乎每50到70年就有一次大範圍的饑荒,糧食所帶來的溫飽和安全感是植入我們基因的。外國人很難説吃一塊饅頭就有快感,但是中國人有。中國人吃到主食的那種香、甜或者酥脆、黏糯的口感,都能給他們帶來多巴胺的分泌。”

  排名第三的則是油脂類食物,比如手抓肉、紅燒肉。這個調查結論也指導了“風味”對食物的選擇,“節目一開始就是手抓肉、火腿等食物,你要奔著肉去。”

  在拍攝過程上,“舌尖”和“風味”與其他紀錄片也並不相同。“過去拍紀錄片,更多的是去找到那個人,想拍他的故事就跟著他不停地拍。但我們做不到,因為團隊只有五六個人,設備每天大概花費五六千塊錢,我們希望能在10天以內解決,最理想的是3天拍出來,把故事拍清楚。”

  為了多快好省地拍攝,首先要確定一個模式,“然後去想誰之前拍過這個東西?他是怎麼拍的?我們要如何跟他不一樣?”陳曉卿透露,為了拍攝“舌尖”和“風味”“甚至學過香港的警匪片、美國的公路片。”

  導演看書調研約半年

  此外,“舌尖”和“風味”特別重視創意和文案的設計。創意的階段基本上由陳曉卿負責,接下來大概半年的時間,導演都在看書、調研,獲取專業人員的各種建議和支援以豐富自己的文案。“可能大家有點不服氣,説紀錄片不是拍出來的嗎?實際上真不是,大部分東西是想出來的。光是一個講食物的片段,我們要掌握的材料都是特別豐厚。”

  陳曉卿以“風味”中花椒爆殼的故事為例,“那個故事我們在國內拍了4個地方,最終落點在阿壩州茂汶花椒的採摘。因為那個地方經常下雨,經常一年的花椒收成不好,這是非常好的故事預設。但是花椒為什麼會是中國人沒有辦法割捨的東西?對此我們做了一份非常厚的材料,裏面有花椒裏的化學分子、為什麼會有橙子一樣的芳香、幹了以後為什麼多了木質香氣等等,你都要搞清楚。”

  網路點擊量超過6億

  播出期間,5集《風味人間》在網上獲得了6.2億的點擊量,做到了紀錄片中的第一。不過更讓陳曉卿滿意的則是紀錄片獲得了非常好的口碑。

  到底“舌尖”“風味”與其他美食片有何不同?《天天向上》中,汪涵也曾問過這個問題,陳曉卿給出的答案則是:“紀實攝影和婚紗攝影的差異。”

  陳曉卿説:“我們的拍攝在現實和表達之間有非常多的要求。我們希望在作品感完成的同時,能夠給觀眾帶來故事性(戲劇性)。其次能夠帶來奇觀,剛才看到有特別小的食物,也有特別大的,還有高空拍攝的食物,特別宏大的奇觀。第三種是科技帶來的驚喜,我們有非常多的比如説花椒爆殼,這個過程我們拍了好幾天,你得有特別好的運氣,那一顆八角才能剛好在你畫面視覺中心的位置爆開。”

  吃是永遠説不完的命題

  “風味”還完成了另外兩個目標:“其一是知識分享,我們讓知識變得更加有趣、不再生澀;其二是體驗分享,我是個特別好吃的人,同時我也是個懂得怎麼去吃的人,我會把關於吃的‘體驗’分享給觀眾,通過我們的味覺、視覺、嗅覺分分鐘精確地傳達給觀眾。這樣大家吃飯的時候食量會大增。”

  三季“舌尖”、一季“風味”之後,美食紀錄片還有可拍之處嗎?陳曉卿以美國著名的歷史學家施特勞斯為例回答,“他本來是研究世界史的,後來研究人類史,最終研究吃的歷史,他認為烹飪是人類一切文化的原點,窮其一生他都在研究吃的東西。所以,吃可能是永遠也説不完的命題。”

  文/本報記者 祖薇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5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