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敦煌研究院發限量“新年禮” 追溯千年吁眾“守護敦煌”

2018年12月13日 14:47:00來源:中國新聞網

 

  12月12日,敦煌研究院推出限量版“守護敦煌”年禮。圖為鏤空樹葉、守護卡、書籤、春聯、福字、月曆、年畫等精美禮品。

  中新網蘭州12月12日電 (記者 馮志軍)特種紙再現敦煌岩彩,集美容與情懷于一身的敦煌定制春聯,印金敦煌飛天伴“福”左右……敦煌研究院12日推出2000份限量“守護敦煌”年禮。包括鏤空樹葉、守護卡、書籤、春聯、福字、月曆、年畫等精美禮品,將為公眾獻上獨具敦煌氣質的新年美好祝福。

  2019年,世界文化遺産敦煌莫高窟即將迎來1653歲生日。敦煌研究院稱,這份“守護敦煌”年禮記錄了莫高窟千百年來的人文、記憶和生活,既有平淡日子裏笑出聲的點滴,也有對新年浪漫的期待和對生活的至高禮讚,還有對“時光消逝而敦煌不老,走向下一個千年”的祝福。

  西元366年,樂僔西行至敦煌三危山,被眼前浮現的佛光震撼,他就此停留開鑿石窟,坐禪修行。此後的一千年,眾多僧侶、信眾紛至遝來,開鑿的石窟越來越多,這裡逐漸成為信仰聖地。

  唐朝國力強盛、絲路繁榮,佛教盛行,莫高窟的營建規模空前,燦爛的佛教藝術一時躍上巔峰。到了清代,這無以倫比的世間瑰寶卻是這一番記載——“問禪無僧侶,稽首冷香煙,字落殘碑在,叢深蔓草纏。”

  待到莫高窟再度被世人所知,已是1900年。道士王圓籙發現藏經洞(今第17窟),5萬多件珍貴文物,震驚世人。王道士上報清政府,遲遲未等到回音,等來的卻是一群西方考古學家、探險者……敦煌文物從此開始了令人扼腕的流散史。藏經洞5萬餘卷經書文獻,星散多國,留在莫高窟的僅剩兩三百卷。

  1944年國立敦煌藝術研究所(敦煌研究院前身)成立,莫高窟終於迎來新生,結束了長期凋敝的狀態。在首任所長常書鴻的感召下,段文傑、孫儒僩、史葦湘、霍熙亮、歐陽琳等一批批年輕人追隨而來,為同一目標在此紮根奮鬥——保護、研究、弘揚敦煌文化。

  75載春秋,從國立敦煌藝術研究所到敦煌文物研究所再到敦煌研究院,從常書鴻到段文傑,再到樊錦詩,幾代莫高窟人守一不移,一生只為一件事。在莫高窟對面的山坡上,是已逝幾十位老先生的墓地,他們依舊守望著莫高窟。

  如今守護莫高窟的已不再局限于莫高窟人,如“阿拉上海人”的小朋友,積攢零用錢,每年在敦煌認捐胡楊苗;“敦煌文化守望者”全球志願者派遣計劃已完成為期6周的“守望計劃”;“敦煌數字供養人”計劃,使無數年輕人通過網際網路公益、遊戲、音樂、動漫等數字創意方式,加入到守護敦煌的隊伍中……

  敦煌研究院表示,莫高窟的幸運,在於遇到奉獻一生守護她的人;他們用執著對抗時間,有落葉見證;他們隱匿于風沙的故事,紙筆記得;他們對莫高最誠摯的祝福,春聯上都寫了;他們但行好事不問前程,祥瑞自來。(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5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