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羽絨服、牛仔褲換來了中國第一個“人造太陽”

2018年12月12日 08:54:00來源:科技日報

  改革開放40年

  那些不為人知的瞬間

  價值400萬元的羽絨服、牛仔褲能派上什麼用場?20多年前,它們換來了中國的第一個“人造太陽”。

  人類渴望在地球上模擬太陽內部的核聚變,能夠把其驚人的能量穩定地輸送給電站。托卡馬克是人們實現“完美能源”的希望,也被稱為“人造太陽”。

  20世紀50年代開始,世界各國都在研製托卡馬克。90年代初,蘇聯已經著手開發第二代托卡馬克,有意把第一代裝置送給其他國家,這對於“零起步”的中國而言機會難得。時任中科院電漿體物理研究所所長的霍裕平院士提議,用牛仔褲、羽絨服和他們換!

  於是,“我們用400萬元的羽絨服、牛仔褲、瓷器等生活物資換來一個當時價值1800萬盧布的裝置。”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建剛説。

  經過3年半時間的拆解、改造,中國科學家在這個新裝置上實現了優於其他國家的實驗成績。但要實現核聚變,必須建造新一代全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

  2006年9月,中國自主設計的世界首個全超導非圓截面核聚變裝置EAST建成,與國際同類實驗裝置相比,它在當時獲得4項世界“第一”,即使用資金最少、建設速度最快、投入運作最早、運作後獲得電漿放電最快。

  由美、法等國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發起的、旨在建立世界上第一個受控熱核聚變實驗反應堆的ITER計劃也正是在那時才將中國吸納為七方合作成員之一。

  圖為有“人造太陽”之稱的全超導托卡馬克大科學裝置EAST。

  (文字整理:朱麗 圖片來自網路)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5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