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一代人的光影回憶:你最早看的電影是哪部?

2018年12月10日 11:04:00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2月10日電(記者 上官雲)電影,是國人業餘娛樂生活重要的一部分。從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到現在,電影院如雨後春筍般出現,數據顯示,中國電影市場票房在2017年已直逼600億元,十幾年間漲了數十倍。

  40年來電影産業的光影流轉,見證了改革開放四十年的光輝歷程。而對很多人來説,那些觀影的記憶,串聯起的是人生的美好時光。

  一個“75後”的電影記憶

  張恒(化名)是一位觀影達人,生於1977年,幾乎與改革開放同齡。她印象中,第一次看電影是在姥爺工作的吉祥戲院,那年她大約四歲。

  “戲院裏放映的國産片比較多,印象比較深的有《精變》《狂》《漂流瓶》。”她説,有部《恐怖的鬼森林》,內容大致講述解放軍逮捕了姦細,順利地完成剿匪任務的故事,情節相當好看。

  “也有朋友會看露天電影,設備雖然簡陋,但擋不住大家跑去看電影的熱情。”最讓張恒感到神奇的,是一部叫《歡歡笑笑》的國産立體電影,“戴上一個專用的紅紅綠綠的眼鏡,感覺大銀幕裏的人都站起來了,影院裏全是觀眾的驚嘆聲”。

  不過,上世紀90年代中期,隨著好萊塢大片進入中國市場,國産電影顯得多少有些“弱勢”。張恒也有同感。她説,第一部看的引進大片是1995年的《真實的謊言》,另外《獅子王》也讓她記憶猶新,“當時被震撼到了。從沒想到動畫片能拍得這麼好”。

  “那時好多同學都租錄影帶,用VCD來看。”張恒説,當時國産片讓人眼前一亮的很少。至今她能回憶起來的,還是張藝謀的《菊豆》,那也是九十年代初的電影了。

  真正讓張恒覺得國産電影在朋友圈裏“刷屏”,是在近十年。她説,好片多起來了,“前段時間看了《暴裂無聲》《米花之味》都很好,再早一些,《我不是藥神》也不錯”。

  如今,和父母親聊起各自的觀影經歷,張恒偶爾會“同情”下他們,“現在我的孩子看電影,選片的時候都要眼花繚亂。我爸媽常説,這在他們小時候,幾乎是不可想像的事情”。

  從“隆重儀式”走入“日常生活”

  電影的另外一個改變,是它漸漸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

  劉彬是個80後,她記得,家鄉老城中心有個蘇式風格的電影院,紅色的大幕,銀幕兩邊有白底紅字的標語,正對著一長串的座椅。沒有可樂和爆米花,就是端端正正坐在那兒看。

  “每次去那兒看電影,像是一種儀式,特別隆重。”劉彬還依稀記得幼年時電影院的盛況,或許是文化生活還不那麼豐富,當年一毛錢一場的電影成了年輕人談戀愛最好的娛樂方式。

  1998年,劉彬看到了引進中國的大片《泰坦尼克號》。她用“轟動”來形容當時的觀影盛況和感受,“此後好一陣子,好萊塢大片風行。也不見得真有多好看,就是比較少見”。

  很快,這種情況發生了改變。讀大學後,劉彬明顯感覺電影院越來越多,看電影越來越方便,“學校周邊兩公里就有多個院線,再不濟,還能去隔壁大學講堂蹭一場10塊錢的電影”。

  “現在,看電影已經成為一種日常生活,買票方便、排片豐富。”對劉彬而言,“看電影”已經熟悉地像吃飯、上課一樣,“身邊年輕人,大抵都是這樣的感覺吧”。

  小城裏,電影也越來越快地融入劉彬父母的生活中。今年年初,她帶著父母看了一場3D電影,此後,爸爸又帶著媽媽去院線看過不少片子,比如《戰狼2》,“看電影,越來越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40年,“看電影”有這些變化

  張恒與劉彬的觀影記憶,恰恰從側面印證了迄今為止40年來,中國電影市場的變化。

  據統計,在1979年,中國電影産量只有50多部,觀影人次卻達到293億,相當於每天有7000萬人次進入電影院。

  稍後上映的《少林寺》,引發了“萬人空巷”的觀影潮流。曾有人算過一筆賬,換算一下,今天,《少林寺》的票房約為165億。

  國産電影再一次發力時,是讓張恒與劉彬印象深刻的國産大片《英雄》,2002年橫空出世。她們依然記得,它的畫面色彩、敘事氣勢震撼了無數觀眾,“某一段時間,身邊人聊電影必提這部片子”。

  “我愛看國産動畫電影,也會看《妖貓傳》,會看《羅曼蒂克消亡史》。”劉彬的切身感受是,如今貫穿全年都有很不錯的國産電影,類型越來越齊全。反而一些好萊塢大片,卻像是“爆米花電影”,讓人沒有“二刷”的慾望。

  美國電影協會大中華區總裁馮偉此前透露,“改革開放40年,中國電影産業進入了一個黃金髮展期。最近的16年裏,我們放映市場的規模增加了28.5倍,影院增加了8.78倍”。

  中國電影,還會走得更遠

  對普通人來説,電影融入日常生活的相似記憶,除了擴容的市場,還有觀影方式多元化,以及便利程度的大大增加。

  劉彬總結,在幾十年裏,從露天看“手搖放映”電影、小城裏的老式影院,到3D巨幕、身歷聲環繞的電影院觀影,從擠在小窗口排隊買票,到網上購票隨意選座,以及觀影心態從“隆重”到日常消遣,這都意味著,電影在生活中常態化。

  “上世紀80年代前後,電影確實是老百姓最核心、最重要的娛樂文化消費方式。學校也會組織學生集體包場,‘看電影’帶有強烈的過節般地喜慶氣氛。”著名電影評論家索亞斌也經歷了上述觀影感受的變化。

  他説,大概1992年左右,中國電影藝術達到了一個巔峰,出現一系列優秀作品,1993年《霸王別姬》獲得戛納金棕櫚獎。

  “2002年之後,中國電影在一種市場化、産業化的規範下健康發展。連續十幾年,每年都有超過20%的增長率。”索亞斌分析道,此時,電影再次成為大眾文化消費金字塔塔尖一般的存在,具有了時尚性和儀式感,以及不可替代的頂級的視聽體驗。

  索亞斌很看好中國電影的前景,“今天,中國電影和進口電影的平衡,以商業為訴求為主的電影和逐漸拓寬的文藝片市場的平衡等,都逐漸趨於良性和健康”。

  時代向前發展。張恒與劉彬們也在期待,未來還有更多更好的國産電影,“畢竟,我們還是願意看和自己傳統文化接近的片子”。(應受訪者要求,張恒、劉彬為化名)(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5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