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山西20名年輕人兩月排出本土音樂劇 詮釋“如何愛媽媽”

2018年12月06日 16:09:00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太原12月6日電 (李庭耀)“其實愛媽媽最好的表達方式,就是陪伴。”6日,在山西孝義市歌舞劇院,20名年輕人正在排練本土原創音樂劇《我們還能陪媽媽多久》。9月29日建組,他們在兩個多月的時間裏,以平均每天10個小時的工作時間,逐步完善著自己的演技,用作品詮釋“如何愛媽媽”。

  “媽媽的生日是哪一天?”“媽媽最愛吃的菜是什麼?”“媽媽最愛嘮叨的一句話是什麼?”這些看似簡單的問題難住了很多兒女。《我們還能陪媽媽多久》講述了一位在先生冥誕等待兒女回家的母親,最終等到的卻是一通通因各種原因無法回家的電話。通過展現母親與三位子女之間相處的過程,把“愛與陪伴”搬上舞臺。故事中濃縮了鄰里關係、親子距離、貧富差距等諸多社會中存在的矛盾,號召兒女抽出更多的時間去陪伴母親。

  孝義市歌舞劇院副院長、青年歌唱家許海霞在劇中擔綱女一號、飾演“媽媽”若梅,她告訴記者:“我們這次專門請了臺灣的創作團隊打造整部音樂劇,編劇、導演、詞曲等都是按照百老彙的風格。”

  許海霞在劇中飾演的角色年齡跨度從20多歲到60多歲,60多歲的若梅還是位喪偶多年、獨自撫養三個兒女成人的失智老人,為了演好這個角色,她觀看了大量同類題材的影視劇。“對我來説,最大的挑戰是演唱方式的改變。在這之前我唱了20多年民歌,這次改唱通俗。”許海霞説,兩種唱法的發聲方式、情感表達完全不一樣,儘管其中有相通的東西,但為了準確把握百老彙式的演繹方式,她常常是一個唱段琢磨幾天時間,即使回到家裏也不斷地聽著手機裏的歌曲小樣,反覆學習其中的節奏與唱腔。

  需要面對挑戰的並不只有許海霞一人,對於全組20個演員來説,這部音樂劇顛覆了所有人固有的表演思維,每一個人都需要拿出了最飽滿的熱情詮釋自己扮演的人物。“每天排練完自己的那場戲之後,大家誰也不休息,都是各自找一個角落反覆琢磨、練習,演出熱情高漲。”許海霞説。

  12月8日,《我們還能陪媽媽多久》將在山西大劇院首演。許海霞告訴記者:“我們排練的時候,大家經常是演著演著就哭了,很多人會在排練完後去給媽媽打電話。這正是我們排演這部音樂劇的初衷,希望觀眾在觀看後,能回到媽媽身邊,看看媽媽、陪陪媽媽。”(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5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