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白鹿洞書院揭示》——一篇南宋校規的恒久魅力

2018年11月30日 15:56:00來源:人民網-文化頻道

  “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這首出自唐末五代十國王貞白的《白鹿洞》,記敘了詩人在白鹿洞求學的勤勉不倦。山林蔚秀,清溪湛湛,“文脈頌中華·書院@家國”記者團實地走訪白鹿洞書院,與從事書院研究的專家學者們共同探討白鹿洞書院的歷史與未來。

  登上鐘靈毓秀的廬山五老峰東南麓,可見枝葉掩映的白鹿洞書院,經幾百年歲月打磨,依然氤氳著書卷墨香。白鹿洞最早因唐代李渤在此隱居讀書、豢養白鹿而得名。1179年,南宋理學大家朱熹在江西為官時曾造訪書院,見殘垣斷壁,雜草叢生,深感惋惜,向朝廷呈報修復書院。

  朱熹的設想未能得到朝廷的支援,但他依然堅持己見,自任洞主,制定教規,聘師聚徒,劃撥田産,苦心經營。鵝湖書院“朱陸之辯”後,朱熹還曾邀請心學大家陸九淵到白鹿洞書院昇堂講學,並請人將陸九淵關於“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等論述鐫刻入石。“其出發點實乃道德人格之陶鑄,而非功名利祿之追求”。

  不僅如此,朱熹制定的《白鹿洞書院揭示》亦為後世諸多書院效倣,影響深遠。九江學院教授李寧寧評價道:“《揭示》是對儒家精神和教育思想的高度凝練,確立了宋以後書院教育的總體要求和精神格局。”

  如今,在書院的朱子祠中依然可見清乾隆年間《白鹿洞書院教條》碑刻:“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此為五教之目;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此為為學之序;言忠信。行篤敬。懲忿窒欲。遷善改過。此為修身之要;正其義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此為處事之要;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行有不得,反求諸己。此為接物之要。”言簡意賅的書院學規,凝聚了書院教育的指導方針,明確了儒家教育以“明人倫”為根本目的的價值旨歸。

  “《揭示》是白鹿洞書院的靈魂,是後世學校教育的參考榜樣。在五條要求中有四條涉及教人如何為人處世,只有一條談及做學問,這在當時‘科舉既成終南捷徑’的社會背景下是非常寶貴的。” 白鹿洞書院管委會原主任、研究員閔正國接受採訪時表示。

  書院之寶貴精神向來不拘于一院,其影響力可突破地域甚至國界的限制。據《利瑪竇書信集》所記,明代傳教士利瑪竇在書信中多處提到白鹿洞書院,“他們待我十分客氣與敬仰,對人生等重大問題常和我辯論”,並與時任白鹿洞書院院長章潢結為好友。

  《揭示》不僅在中國書院發展中意義重大,對朝鮮、韓國、日本等也産生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在整個東亞儒文化圈中,白鹿洞書院傳承與彰顯的儒家教育思想不僅是一國之財富,更是可供其他國家共同分享的富礦。至今在日本與韓國的鄉校,仍有懸挂和集體吟誦《白鹿洞書院揭示》的活動。日本興讓館山長,每天早上招集生徒一同齊誦《揭示》,申明義理,已成為興讓館的傳統。”李寧寧介紹説。

  2010年,白鹿洞書院與韓國紹修書院締結為友好書院。韓國紹修書院來訪白鹿洞書院時,開展了祭拜孔子、朱子等活動。白鹿洞書院管委會主任兼書記黎華表示,雖然書院現已不再具有教學功能,但學術文化交流與合作始終延續,“這種文化交流活動,對挖掘、傳承和弘揚中國國學文化有著重要意義。”

  “言忠信,行篤敬”、“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等教育思想的認可和廣泛傳播,彰顯出優秀中華文化超越國界的影響力與感染力。近年來,一系列帶有中國傳統文化特色的文藝産品正在海外形成一股新的潮流,風頭正健,廣受歡迎。作品所蘊含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海外擁有強大的感召力,成為對外交流過程中的獨特而突出的價值。

  進入21世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推動社會進步、強化道德建設等方面為全球提供重要啟示和解決路徑。“國學應當成為我們文化自信的支撐,而書院的新角色應為‘國學’的道場。” 李寧寧説道,“這不是唯我獨尊的文化自大和文化獨白,而要為探索建立具有‘中國氣派’和‘中國作風’的教育精神和教育格局,提供有益的經驗,在全球化和資訊化的大背景下,創建和涵養儒學乃至傳統文化新面貌和新境界。”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5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