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全國專家聚首山西研討健康人文發展

2018年11月19日 09:04:00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太原11月18日電 (范麗芳)18日,來自全國各地的醫學健康人文領域專家匯聚山西太原,針對目前健康人文領域的發展現狀及方向進行交流。“健康中國戰略目標的實現,不僅僅是增加多少所醫院、多少名醫生,更重要的是培養科學的生活方式。”山西中醫藥大學黨委書記段志光説,生活方式、健康素養水準等都是健康人文關注的內容。

  隨著人類生活環境、疾病譜、醫學模式及人們生活需求的變化,傳統的疾病和健康問題以及健康不平等狀況凸顯,健康越來越引起公眾和學界的關注,而健康人文學科作為多學科融合的成果逐步得到學界認同。

  “醫學人文轉向健康人文的趨勢,不僅是中國也是整個世界領域裏,人們關注健康問題的不斷發展的一個結果。”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副會長張大慶説,比如殘障問題,不僅是一個醫療品質問題,還可能涉及到很多社會方面的問題。

  當下,中國衛生健康工作正在從以“疾病”為中心向以“健康”為中心轉移,健康中國建設需要有同步的人文學科水準跟進。段志光坦言,健康上升為國策,並不意味著人們就自然具有健康思維和自我健康管理能力,“WHO一個公開的材料顯示,在健康的影響因素中間,生活方式和行為佔60%。”

  生活方式諸如懷孕早期的孕婦不宜使用電熱毯,因為胎兒的骨骼細胞對電磁場最為敏感,電熱毯通電後産生的磁場最易使胎兒大腦、神經、骨骼和心臟等受到不良影響。這是當日在山西太原首發的《健康人文》叢書中的部分內容,該系列由段志光擔任總主編,他希望能夠通過此提高全民的健康素養,改變或者影響人們的不健康生活方式。

  上海中醫藥大學資深教授何裕民認為,中國古書籍如《黃帝內經》中,有許多經久不變、已被歷史證明、帶有中國特色的本土健康人文理念值得挖掘和借鑒,“新的方式生活方式快速而至,人體該怎麼去適應、調控、防範,這也是我們健康素養必須關注的”。

  當日,來自北京、上海、武漢、福建、四川等全國各地的醫學、健康領域百餘專家參會,何裕民等教授圍繞《健康人文學科建設》、《醫者的人文追求》等內容發表主旨演講。(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5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