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讓“冷門”不冷 “絕學”不絕

2018年11月18日 14:16:00來源:光明日報

  讓“冷門”不冷 “絕學”不絕——從清華簡入藏十年看冷門“絕學”研究之路 

  光明日報記者 鄧暉

  十年八輯,冷門“絕學”清華簡的每一次亮相都能吸引眾多目光。

  “發佈《攝命》,我們又一次發現了失傳的古文《尚書》一篇,為古文尚書證偽又添一例。”11月17日,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捌)》成果公佈會上,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常務副主任黃德寬如是説。同時面世的,還有另外7篇失傳兩千年的重要文獻。

  “冷門”何以不冷?“絕學”如何不絕?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破譯文明密碼的不輟腳步,也為今天的冷門“絕學”研究提供了一條可資借鑒的發展之路。

  痛點:後繼乏人,學科隊伍不夠完善

  對策:從源頭上抓招生,在研究中育人才

  中國歷史上,每一次出土文獻的重大發現都極大地影響了學術發展:西漢中期的孔壁中經,皆戰國“古文”,有逸書十六、逸禮三十九,昭示漢人熟習的二十九篇《尚書》、十七篇《儀禮》絕不完備,引出了所謂漢代學術的今古之爭;西晉汲縣所出竹書,所載史事、年代與流傳經史多有差異,當時學者荀勖、杜預、陸機、臣瓚無不屬意,引發的年代學、地理學問題至今仍被學者研究討論。20世紀以來,甲骨文與敦煌文獻更是震驚世界的重大發現。

  但在一個個文明密碼被破譯的背後,後繼乏人、學科隊伍不完善卻成了這些冷門“絕學”揮之不去的尷尬。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一些大學因現實需求和就業狀況變化,增設了瞄準市場需求、應用性強的專業,而撤銷了一些“進口不旺”“銷路不暢”的專業。在這一動態調整過程中,那些原本就生源少、畢業生就業面窄或市場敏感性不強的學科,如甲骨文研究、古典文獻學等冷門學科和西夏文等學科,越來越萎縮。

  如何讓冷門“絕學”有人做、有傳承?十年來,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一直注重從源頭上抓招生、在研究中育人才。

  該中心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在招生上,中心依託清華大學開始進行出土文獻專業的本科生自主招生。在紮實專業的基礎上,為學術增開相關課程、配備讀書導師並鼓勵學術參與學術活動,儘早激發年輕學子對出土文獻專業的學術志趣。對於研究生,中心內部建立起交換訪問制度,每年春天舉辦面向整個協同中心的研究生培訓班,並通過專門的派出計劃,與美國、英國、德國等地高校建立合作培養機制,拓展青年人才的國際視野。

  “我們還通過一些專項獎勵設置,不斷促進青年人才脫穎而出,以此為學科發展積蓄力量。”上述工作人員表示。

  痛點:文保單位缺研究力量,研究單位沒設備條件

  對策:集結“大兵團”協同創新

  出土文獻研究等冷門“絕學”,事關文化積澱、民族記憶與歷史傳承。近年來,隨著考古工作的推進,出土文獻材料日漸增多,其研究也日益受到社會各界關注,不少學者認為“今天是冷門‘絕學’研究最好的時代”。

  但除了人的問題外,這些冷門“絕學”的研究還面臨著研究能力的結構性失衡。

  一方面,文獻的出現呈“井噴”之勢。數據顯示,我國迄今已發現有字甲骨10余萬片,有銘商周青銅器兩萬餘件,戰國秦漢簡牘30余萬枚,這是推動先秦秦漢曆史文化研究的重要資源。

  另一方面,則是其中許多材料未能得到及時有效保護、整理與研究,再加上出土文物的脆弱性,一旦保護和整理工作不能及時進行,將有可能永久損毀,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

  “學界的普遍現狀是文保單位缺乏研究力量,而研究單位卻沒有必要的設備與條件。這無疑嚴重阻礙了學科成長。”一位業內專家告訴記者。

  協同創新,成為冷門“絕學”發展的必由之路。在清華簡研究發展的基礎上,2014年7月,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與復旦大學、北京大學、吉林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安徽大學、首都師範大學、中山大學、湖南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所、中國文化遺産研究院等共11家單位組建“出土文獻與中國古代文明研究協同創新中心”,成為“2011計劃”中唯一的基礎文科類協同創新中心。

  幾年來,協同創新中心各單位發揮各自優勢,陸續主持整理了清華簡、馬王堆漢墓簡帛、五一廣場漢簡、銀雀山漢簡、北大秦簡、北大漢簡、安大簡等數批珍稀出土文獻資料,並與文博系統深入合作,參與了海昏侯簡、肩水金關漢簡等材料的整理。同時,協同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和首都師範大學牽頭了甲骨文的整理研究、北京大學進行了青銅器與金文相關材料的整理髮掘。

  “我們的學科在文史大範圍中關係到中華文明的根脈和主流,特別合於文明傳承和創新的要求,有其特別意義和創新性。”著名歷史學家、古文字學家,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主任李學勤表示,沿著通力協作的路走下去,出土文獻全面系統的整理研究才能産出更多更好的成果,為中國古代文明的索尋之旅和新時代的文化重建貢獻更大力量。

  痛點:晦澀難懂,學術壁壘高

  對策:推動冷門“絕學”大眾化、通俗化

  長久以來,冷門“絕學”之所以少人問津,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還在於其多數學術壁壘較高,難以與大眾親近。

  但並不能就此否定其在今天的意義與價值。抗日戰爭時期,錢穆先生在西南聯大講授“國史大綱”,所撰講義開頭便寫道:“當信任何一國之國民,尤其是自稱知識在水準線以上之國民,對其本國以往歷史,應該略有所知”,“當信每一國家必待其國民備具上列諸條件者比數漸多,其國家乃再有向前發展之希望”。

  “曲高和寡”的窘境如何打破?

  在2016年開館的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四層展廳,“竹簡上的經典”曾作為常設展覽之一,向來訪者講述竹簡的故事。以清華簡及相關研究為主題,清華出土文獻中心多年來主辦、承辦各類學術會議21場,舉行學術講座近50場。老師們撰寫《古文字初階》《青銅器入門》《走近清華簡》等通俗學術著作,登上“王國維學術講座”“光明講壇”“開講啦”等校內外交流平臺,走出書齋,用故事寫文化、與大家話文明。

  不僅注重用多種形式喚起國民認同,還注重用考古文物推動中外文化交流。

  早在2013年,“寫在竹簡上的中國經典——清華簡與中國古代文明”專題展覽就曾在紐約聯合國總部和美國達慕思大學圖書館展出;近年來,清華簡團隊還與美國達慕思大學、香港浸會大學饒宗頤國學院等舉辦國際學術會議;發表英文、日文相關研究著作十數種、論文數百篇。

  “一個考古文物上的重大發現,不在於發現了什麼金銀玉器,而在於這個發現能夠改變我們對於一個歷史時期或者一個民族、一個地區歷史文化的看法,這才是重大發現。而任何一門學問,最後總要回歸社會。”李學勤始終堅信這樣的治學準則:將學術研究的結果用恰當的方式告訴大家,“這是我們應該盡的義務和責任。”

  《光明日報》( 2018年11月18日 05版)

[責任編輯:張曉靜]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5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