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博物館尋珍:幾塊秦磚漢瓦牽出一串悠然往事

2018年10月17日 10:57:00來源:廣州日報

  博物館尋珍錄 幾塊秦磚漢瓦牽出一串悠然往事

  生活在鋼筋混凝土和各種新材料構成的當代大都市中的人們,日常生活裏見到磚瓦的機會並不太多。但它們曾是人類歷史上使用最廣的建築材料。考古隊員們在廣州的地下,發掘出來許多秦磚漢瓦。這些看似不起眼的物件,卻能夠成為博物館的珍貴館藏。北京路附近的南越王宮博物館,就是一座收藏著大量寶貴的“磚瓦”的博物館。它們的背後,究竟有怎樣的故事?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卜松竹

  漢代“磚王”燒制技術 難倒當代專家

  從應用上看,磚瓦是一種建築材料。從材料上看,它屬於陶。專家介紹,中國最早的陶質建築材料是商代早期出現的陶水管,隨後在西周時期,距今約3000年左右出現了磚、瓦,如在陜西省扶風縣、岐山縣賀家和長安縣沛鎬等西周遺址出土的板瓦、筒瓦和少量半圓形瓦當,周原遺址雲塘出土了西周繩紋磚,等等。戰國時期磚瓦逐漸增多,並出現圓形瓦當和文字瓦當。進入秦漢時期,磚瓦大大發展,造型多樣,飾紋華麗多姿,是中國磚瓦發展史上的輝煌時期。所以,“秦磚漢瓦”不僅是一種帶有時光味道的感懷,也是對那時期享譽世界的建材品質和工藝水準的肯定評價。

  1996年在南越國宮署發掘時,位於南越國一號宮殿東部外的食水井附近,出現了大量的磚、石、瓦、焦木等遺物。其中的大方磚基本完整,灰白色,體型大而且厚重。經過測量,最大的磚邊長約1米,厚約20釐米,重達500公斤。根據考古學者們的推測,這麼大的磚應該主要是用於室外場合鋪地之用。

  根據之前的考古資料,即使是比較大的空心磚,一般也不過長約1米,寬約30~40釐米,而實心方磚的尺寸更要小得多。但在廣州老城區中心發現的這些2000年前巨型磚,顛覆了考古學界當時的認知。這樣大的磚在當時的技術條件下是怎樣燒成的?引起了人們的強烈好奇。

  據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古陶瓷研究中心的專家們推測,南越宮署出土的最大的方磚,採用的應該是自然乾燥的方式。在博物館中我們可以看到,磚的正反兩面戳有多個大小相同的等距離的圓錐形孔洞,互相不連通,反面的孔洞直徑略大。據推測,由於燒制這種大磚需要高溫,普遍達1000攝氏度以上。且徹底燒透體量如此之大的磚時間和溫度控制要求都更高,這些孔的主要作用在於燒制過程可使磚塊均勻受熱,能降低磚在燒制過程中變形和爆裂的風險。

  專家們指出,南越國宮署出土的這批大磚,創下了幾個考古新紀錄:首先是出現了當時在我國其他地區極為少見的高鹼釉、鈉鉀等鹼金屬氧化物含量達到了14%左右,在我國建築材料上這種鈉鉀鹼釉還是首次發現;第二,南越王宮出土大磚不僅經過了高溫燒制,而且其燒制溫度普遍高於其他地區的磚製品,並在不同的燒制氣氛中分為兩類製品,即氧化氣氛下的紅灰磚和還原氣氛下的施有獨特鹼釉的青灰磚。

  後來學者們也曾經嘗試用類似工藝燒制大方磚,雖然採用了較小的尺寸,但經多次試驗都未能成功。可見這是一種相當成熟的古代“高新科技”。

  廣州最早的 手工業工場就是磚瓦廠

  關於磚瓦,在廣州傳奇的故事還有不少。其中一個,便是唐睿宗年間的名相宋璟教民做磚瓦建房子,以避免當時廣州城中因為大量使用竹木製屋而屢屢發生的火災。由此看來,即使到了唐代,燒制磚瓦對於一般的平民之家來説,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奢侈消費。但因著中上階層的消費能力,燒制磚瓦的技術一代代得以傳承,並且還有進步。我們在南越王宮博物館中看到的南漢時期的花紋磚,工藝的精細程度就較之它們的前輩又強了不少。

  燒磚需要有窯口。巧的是,廣州目前能確知名字的手工業工場,無論官營民營,都是燒磚。

  據已故著名文博專家麥英豪先生的考證,廣州最早的官營手工業是甘溪灶磚瓦窯場。1953年廣州市東郊好魚崗(今淘金坑與建設新村之間)一座磚室墓出土了若干“永元九年”的磚。永元九年即西元97年。這是在廣州發現有紀年的屬於東漢中期的第二墓例(首例是動物園發現的建初元年墓),為廣州漢代考古對墓型和器物的斷代分期上提供了重要依據。當中並有“甘溪灶”的字樣發現。甘溪發源於白雲山東麓,又名鋒鋒水。其上游菖蒲澗向西流往淘金坑、建設新村到越秀山腳,分兩支注入珠江。其中一支經小北、倉邊路南流,宋時稱文溪;另一支經中山紀念堂東側到吉祥路南端即唐宋時的西湖。史載,三國時交州刺史陸胤主持疏浚甘溪, 建塘蓄水, 供城中居民飲用。“甘溪灶”磚文的發現説明早在漢代這支溪流就是著名的甘泉了。至於甘溪灶,應該是一處官營的手工業窯場,是當時一種市場信得過的品牌。

  麥英豪還指出,“甘溪灶”的“灶”字還表明,嶺南的廣州人自漢代以來把燒制磚瓦、陶瓷的窯均稱為灶,這個詞義直到今天還保留下來未改, 如廣東陶都的石灣鎮, 就有一條由明代至今一直用來燒制陶瓷器的窯, 名為“南風灶”,現在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東冶橋是廣州歷史上最早有名字的橋

  麥英豪還進一步指出,1972年, 廣州考古人員曾在市區西邊的克山清理一座大型的東漢磚墓。在墓室結券的斧形磚上列印有“永元十六年三月作東冶橋北陳次華灶”共16個字的長條形戳印磚文。永元十六即西元104年;“陳次華灶”以窯主的名字給磚窯冠名, 這是廣州發現最早的一處有絕對紀年的民營手工業窯場。可惜“東冶橋”位於今廣州市哪個方位,已無從考查了。秦漢期間的嶺南未見有東冶的地名,但秦時有東冶縣,即今福建省的福州市。漢高祖五年,閩越的無諸以助劉邦滅項羽有功,復立為閩越王。無諸以東冶為都城。

  他還指出,1995年,廣州發掘南越宮苑“蕃池”遺跡。在石池西南角石砌的池壁上,有若干塊石板刻有“蕃”“冶”“皖”等隸字, 為嶺南發現年代最早的石刻文字。古蕃禺(即今廣州)簡稱“蕃”,閩越的東冶縣簡稱“冶”。“東冶橋”的命名是否與此有關聯?如是,或可推想, 秦平嶺南後,隨其主帥趙佗就地留戍的秦軍與當地越人共同開發嶺南。這些來自中原各地的秦軍,其中會有不少名工巧匠,石工高手。其後過了三百年到東漢中期,他們的後裔以“東冶”命橋,也許是含有懷念其祖籍的含義。始建於1933年的廣州市第一座跨江橋梁——海珠橋, 這個名字比東冶橋要晚1829年, 所以東冶橋是廣州歷史上最早有名字的橋。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5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