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陽以講述“我和旗袍的故事” 詮釋傳統服飾文化內涵
中新網瀋陽9月21日電 (韓宏)“旗袍是那樣的美,那樣的內斂,那樣的含蓄,”著名評劇表演藝術家馮玉萍,9月21日在講起她與旗袍的故事時,飽含深情地看向旗袍説。
為了進一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用精湛的旗袍文化講好瀋陽故事,打造“中國旗袍之都”,由中共瀋陽市委宣傳部、瀋陽市文聯主辦的“我和旗袍的故事”文藝作品秀,9月21日在悠揚的音樂聲中拉開帷幕。
據悉,該活動是首屆“盛京滿繡”杯“我和旗袍的故事”系列活動之一,集表演、朗誦、模特走秀、頒獎于一身,將旗袍的典雅、文字的深邃、攝影的唯美、微電影的內涵,淋漓盡致地表達出來。
“那件叫旗袍的衣裳,是動靜皆宜的衣裳。靜時,宛如處子…動時,譬如驚鴻。”活動現場,首屆“盛京滿繡”杯“我和旗袍的故事”優秀作品獲得者之一李憶鋒的散文《那件叫旗袍的衣裳…》在朗誦者傾情朗讀下顯得熠熠生輝。
馮玉萍説,對於一個女人而言,她的衣櫥裏可以有千件萬件衣服,但是有一件衣服是不能少的,那就是旗袍。
主辦方稱,旗袍是中國女性的傳統服裝,也是中華優秀服飾文化的傑出代表,由滿族女裝演變而成。而作為“一朝發祥地,兩代帝王都”的盛京瀋陽,正是旗袍服制的誕生地和旗袍文化的發祥地。改革開放40年來,旗袍編織著美麗傳説,高揚著文化自信的凱歌匯入了新時代。
活動現場,東北大鼓《沈水晚渡》、歌曲《話説老瀋陽》演繹著古老城市的前世今生,馮玉萍的評劇《孝莊長歌》唱段將演出推向高潮。其間,詮釋了作為服制文化的旗袍所承載著的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最豐富的內涵和精神追求。
“我和旗袍的故事”系列文藝活動是第二屆中國(盛京1636)國際旗袍文化節的重點項目之一。活動圍繞旗袍服飾文化內容,讓大家用藝術語言講述自己在生活工作中或在研究創作中,與旗袍結下的藝術之源、情節故事及深刻感悟。(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