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國手作》第一季《木作》9月4日紀錄頻道紀錄頻道播出

2018年09月04日 14:56:00來源:光明網

  原標題:《中國手作》第一季《木作》9月4日紀錄頻道紀錄頻道播出

  9月3日,CCTV系列紀錄片《中國手作》第一季《木作》在京點映。這是中國紀錄片第一次將目光聚焦在“木作界”,用一個特別的提前點映方式,來迎接一部紀錄片的誕生。《中國手作》第一季《木作》,講述了中國人自古以來在生活生産中,與木頭的那段緣分,試圖通過表現能工巧匠的精湛技藝,揭開一段段中國人與木頭的故事。

  據透露,《中國手作》的第一季《木作》將於9月10日至14日每晚22點09分正式登陸中央電視臺紀錄頻道。第一季《手作》共5集,每集25分鐘,選取10位最具代表性的木作手藝人,他們也都是普通木匠或由木匠發展出來的匠人。以主題分集,每集節目裏出現2種木工種類,2組相關的手工匠人。雖然來自不同細分領域的手藝,卻共同講述了一個“傳承木作文化,傳遞生活態度”主題:包括《榫卯智慧》、《構木為巢》、《鄉土木情》、《以木相傳》、《古木新生》五集表達,通過“他們”和木作工藝,表現工匠精神、讓人們看到木作之美、了解中國人與木頭之間的情感和故事,用最純粹的語言和形式展示了中華民族對木的愛和戀。引發當下人們思考,是如何持續關注著中華文化與“木”之間的和諧關係。

  《中國手作·木作》是一部與古對話,講述木頭對中國人思維方式的影響、塑造;講述“以木為材”的手工匠人們,用自己對工藝的孜孜追求喚醒工匠精神、傳統文化的復興的紀錄片。為貼合中國傳統文化與新時代的工匠精神,場地選址在古香古色的四合院內,讓紀錄片更加凸顯傳統文化的魅力。本次沙龍由著名的文化學者、中國燙蠟技藝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于鴻雁老師主持。

  本次點映沙龍活動包含“琳瑯滿木”、“仰木已久”、“歷歷在目”、“觸木驚心”四大環節。“琳瑯滿木”環節中,執行總導演張一泓,以及主創導演袁靜、卜亞琳、劉姣辰向大家介紹了“導演眼中的十大木作”,最初選擇“木作”題材的緣由,以及紀錄片拍攝過程中最難忘、最有趣的事。

  “仰木已久”環節中現場播放了《木作》的先導片以及每位匠人的短片,通過短片我們感受到了這些手藝人在用著新時代的思維傳承者古老的文化。現場不僅有B站網路授課的新聲代木匠“冰塊西瓜”精彩表現、古老門窗格子“一根藤”文化傳承人沈中明介紹“一根藤”的淵源、還有雖想傳承沙窩木碗套旋技藝,但是不得不在建築工地做零活的農民李學民感人情懷,更有微縮界大咖王震華老師又一力作“微縮趙州橋”的發佈儀式。

  在“歷歷在目”環節,《中國手作》第一季木作的導演組深受李學民的感染,決定在紀錄片播出之際,幫助他籌建沙窩木碗博物館,在點映沙龍現場發起沙窩木碗眾籌----“普通民工的非遺傳承夢”跟網民一起復興即將流失的傳統技藝,讓更多的人認知傳統手工木旋技藝,以及木碗價值。

  國際木文化學會蘇金玲,中國藝術研究院建築研究所所長劉托對《木作》系列紀錄片給與高度評價。央視紀錄片頻道監理張華談及《木作》的重要意義,文化部非遺司傳播處副調研員郭冰也表達了對中國木作非遺的深切關注。最後發現紀實總經理、木作總導演兼製片人池建新談及未來將更為深入地製作《中國手作》第二季的想法。

  在“觸木驚心”體驗環節中,到場觀眾在北京科影會館四合院內,與木作大師們關於木頭的技藝親密接觸,還與嘉賓進行了臺下交流互動、更親身感受了古老旋床套旋沙窩木碗的技藝、近距離觀賞一根藤魅力的榫卯魅力。

  據悉,為使《木作》更符合當下年輕人的審美,主創團隊製作了全套介紹木作技藝的創意海報,還製作出了各種番外片,取其精華,將25分鐘的片子濃縮在幾分鐘內,將會在新媒體網路平臺播出,打破傳統紀錄片的單一傳播方式。讓更多的年輕人通過融媒體的方式,了解中國木作的精髓。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5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