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鑫培故居即將啟動徵收工作
譚鑫培故居即將啟動徵收工作
北京晨報訊(首席記者 崔紅 通訊員 張海濤)包括譚鑫培故居在內的一批故居、會館騰退工作已取得階段性成果,西城區副區長徐利昨天在“京劇的故事暨西城2018京劇發祥地國粹藝術論壇”上如是説。北京晨報記者從會上獲悉,譚鑫培故居即將啟動徵收工作。
為期半個月的“京韻劇源·西城2018京劇發祥地藝術季”活動上週末啟動,京劇季期間將舉辦“京劇的故事”論壇、京劇快閃、京劇不夜城、京劇進校園等多項活動。北京晨報記者獲悉,作為京劇藝術的發祥地,西城區擬利用三年時間,著力開發整合帶有京劇符號意義的載體,打造供市民體驗的“京劇線路”和文創品牌,讓更多的百姓接觸、接受、接力京劇文化。
在昨天的論壇上,京劇名家譚派六代傳人譚孝曾表示,譚家1878年購下老宅,距今140年,繁衍四代人,至1968年遷出後再也沒有機會回故居團聚,至今已整整50年。今後,譚家後人將盡全力協助相關部門盤活“老宅”,為京劇藝術發揚光大做貢獻。
譚鑫培是京劇史上第一個老生流派——譚派創始人,故居位於大柵欄附近的大外廊營1號,擁有46間房、960平方米。譚家是京劇史上的一個傳奇,自1863年譚鑫培隨父親譚志道在京城“廣和成”搭班演戲算起,這個藝術家族七代都從事同一戲種、同一行當,且一脈相承,堪稱一部“濃縮的中國京劇史”。1917年譚鑫培在故居病逝,從譚鑫培到譚小培、譚富英、譚元壽等四代都曾居住在此處,而如今這裡已成為居民大雜院。
譚鑫培故居很有特色,東半部分是兩進四合院,氣勢恢弘;西半部分則是二層小洋樓,為未出閣的女眷居住。目前,由於居民搭建房屋,兩個部分已經無法連通,連氣派的大門都被封堵成為居民住家,全然沒有了當年馬車進出的氣派。不過,現有大門的墻上依然有被保留下來的兩個拴馬樁,顯示這家主人的身份和地位。
譚鑫培故居早在2009年列入區級文保單位,目前正在騰退拆遷中,未來將用於京劇文化博物館,尤其是“老生”行當的文化標桿。
西城區表示,西城是京劇發祥地,以大柵欄、椿樹地區為中心,往東延伸至天橋、往南延伸到陶然亭,是當年京劇演出集中和京劇人居住集中的地方。今後將重點挖掘這些地方的京劇元素和載體,發展傳承京劇文化。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