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王青:葫蘆藝術走進小學課堂

2018年08月25日 09:23:00來源:北京晨報

  王青:葫蘆藝術走進小學課堂

  《百福圖》、《京劇臉譜》、《福星高照》、《雙魚送福》、《鯉魚躍龍門》……這一件件造型精美、圖案繁複的葫蘆雕刻作品,都來自於一位普普通通的小學教師王青之手。十多年前,因為同事偶然間留下的幾個葫蘆,王青萌生了想要在葫蘆上進行創作的念頭,自此與葫蘆結下了不解之緣。

  如今,王青不僅創作了百餘件葫蘆雕刻作品,還在學校的大力支援下,將葫蘆藝術帶入了小學課堂,出版了《葫蘆雕刻與製作》一書,“現在正在編輯適合孩子們用的練習冊,有葫蘆雕刻,葫蘆製作,小木工等內容。”

  王青,1970年4月3日生於北京,北京市第十五中學附屬小學教師,北京市東城區民間藝術家協會會員,現從事校本課葫蘆藝術的教學工作。一個偶然的機會,王青與葫蘆結緣,自此一發而不可收拾。在十多年的時間裏,王青潛心研究葫蘆雕刻和葫蘆造型藝術,製作出葫蘆雕刻、葫蘆製作作品百餘件。自2007年起,王青將葫蘆藝術帶入了課堂,不斷積累教學經驗,大膽改進教學方法,多次代表學校在市、區級教學研討活動中做展示課、評優課成績優異,有多篇論文在國家、市、區級評比中獲獎,培養出許多能夠獨立完成葫蘆雕刻的學生。

  葫蘆藝術成了校本課

  十多年前,因為同事辭職前留下的幾個葫蘆,讓王青萌生了進行葫蘆雕刻的念頭。憑著以前雕刻石膏、木頭的經驗,又找來了一些葫蘆雕刻方面的資料學習,王青很快完成了自己的第一件作品,“一個鏤空的壽字葫蘆。”

  學習葫蘆雕刻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怎麼選葫蘆,怎麼拿葫蘆,怎麼雕刻,這些都有講究。”王青説,因為葫蘆是圓形的,光在上面刻字,就和平面雕刻大不相同。為此,王青下了不少工夫,琢磨出不少簡單又實用的好方法,“雕刻時不能把葫蘆擱在桌子上,因為桌子硬,雕刻時葫蘆很容易碎,得把葫蘆擱在肚子上。”

  2009年7月,校本課葫蘆藝術被正式納入到王青所在的學校課程之中,王青也擔起了學校三到六年級的葫蘆藝術課程。為了讓孩子們一步步了解葫蘆,愛上葫蘆,王青在課程的設置上花了不少心思,“我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及年齡特徵,將葫蘆藝術分為四部分:三年級教軟筆書法,四年級學習雙鉤書法及白描繪畫,五年級才開始進行葫蘆雕刻,六年級則進行葫蘆製作。”

  用廢舊葫蘆進行製作

  王青説,雕刻葫蘆,第一部先要進行前期設計,選擇合適的葫蘆。“我的葫蘆比較多,可以根據創作題材和內容來選葫蘆”,王青説,最早進行葫蘆雕刻時,他對葫蘆的選擇極為嚴格,但這些年來,隨著技藝的提高和不斷嘗試,王青對葫蘆的要求也越來越低,“現在什麼樣的葫蘆都能用,什麼樣的葫蘆我都留。”

  為了盡可能利用各種葫蘆,王青將心思用在了葫蘆製作上,“我的葫蘆太多了,每年少説也有一兩千個葫蘆的産量。”一次,王青將一隻破損的葫蘆做成了一個葫蘆筆架,“這是一個亞腰葫蘆,高40釐米左右,形狀很好,顏色統一,但是葫蘆底部有一條長將近20釐米的疤痕,無法進行雕刻創作,一直挂在窗邊。一天,我突發奇想,能不能用葫蘆做一個筆架。”最終,王青將這只葫蘆做成了一個表面雕刻有梅蘭竹菊圖案的毛筆架,還在筆尖接觸葫蘆的地方設計了幾個鏤空的小葫蘆形象,筆尖正好垂在空洞中。這個成功的設計讓王青將葫蘆製作放在了心上,“我發現這些廢舊葫蘆正是進行葫蘆製作的好材料。”

  讓學生愛上傳統文化

  鬱金香、荷花、梅花、米老鼠、機器貓、小茶壺、小企鵝,王青用葫蘆製作的東西越來越多,在他的帶領下,孩子們也越來越喜歡上葫蘆藝術這門課,“我現在帶四個年級的學生,還有四個課外興趣小組。”

  剛一開始接觸葫蘆時,除了葫蘆的形狀和顏色外,孩子們對葫蘆文化幾乎一無所知,但在課程結束的時候,人人都可以交上自己精心雕刻或者製作的葫蘆,這令王青欣慰不已,“可以了解中國傳統文化,培養動手能力。2011年左右,學生們第一次雕刻出自己的葫蘆作品,當時我特別激動,抱著這只葫蘆睡了兩天覺。”

  想要完成一隻葫蘆雕刻可沒那麼簡單,在完成前期設計以後,需要用鉛筆將圖案描繪在葫蘆之上,“接下來要進行線刻,一個葫蘆可以設計多次,但雕刻只能進行一次,作品的成敗,主要取決於雕刻技法。”為了保證孩子們的安全,每次進行到雕刻階段,王青都會用一兩節課的時間給孩子們講如何用刀,以及各種安全防範知識,“要練習拿刀的姿勢,包括刀放在哪,怎麼放,如何下刀,都講到位了,才可以拿刀。”

  “我選擇葫蘆藝術,不是因為我想去做什麼,而是因為我做到了這裡。”王青説,自己當然希望做出更多更好的作品,但更希望孩子們因此愛上葫蘆藝術,愛上傳統文化。

  北京晨報記者 何安安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5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