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四網一體”服務體系構建 城市閱讀空間讓書香觸手可及

2018年08月23日 15:47:00來源:北京日報

  原標題:城市閱讀空間讓書香觸手可及

  您所在的區全民閱讀狀況如何?有哪些富有特色的閱讀空間?有哪些有品質的閱讀活動?讀者的參與情況又如何?從本月開始,北京閱讀季組織專家、媒體開展北京市全民閱讀“一區一品”調研活動。

  在兩個月的時間裏,調研團將走訪全市16區及亦莊地區,深入到圖書館、閱讀空間、社區、家庭、閱讀推廣人中間,通過對談、交流等多種形式,“畫”一幅北京全民閱讀生態圖。如此大規模的調研,在過去還從未有過。您可以跟隨我們的報道,一探北京全民閱讀的究竟。

  工作間隙,到公司樓下的城市書坊小憩一下;夜晚時分,24小時自助圖書館燈火通明;回到家裏,手機下單的圖書已送上家門……在朝陽區,由約140台24小時自助圖書館,248個流動圖書館固定服務點,8家城市書屋等構成的“四網一體”多維度公共閱讀服務體系,讓書香每時每刻都觸手可及。“社會力量參與公共文化建設”的創新實踐凝聚多方力量,為民眾帶來公益、均等、便捷、高效的閱讀服務。日前,記者跟隨全民閱讀“一區一品”調研團來到朝陽區,走訪中感受到朝陽區公共閱讀服務為群眾帶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異 閱讀空間各具特色

  在CBD一座繁忙的寫字樓裏,隱藏著一間靜謐又古色古香的“宸冰書坊”。走進書坊,就看見溫暖又不刺眼的燈光照亮墻上的詩句:“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書架上擺滿了人文、歷史類圖書,約有十人正捧書而讀。屋內是淡淡茶香,窗外則是車水馬龍。

  “宸冰”的名字來源於書坊負責人宸冰。她介紹,作為朝陽區城市書屋之一,宸冰書坊裏的數千冊圖書是由朝陽區圖書館提供的,讀者享受免費借閱服務,書籍與全市公共圖書館聯動,可通借通還。不少在附近上班的白領下班後過來挑挑書,既錯開晚高峰,又能親近書香。而線上的《宸冰讀書》音頻節目、文化名人訪談《宸冰初見》等,則豐富了閱讀的形式。

  在郎園,良閱書房成了園區企業員工和附近居民文化生活的好去處,幾乎每週都有讀書沙龍在這裡舉行。“我們希望不僅為園區企業提供辦公空間,而是詩意地棲居在這片土地。良閱作為一個特色閱讀空間,將‘種’在每一個郎園。”郎園良閱書房負責人説。

  走訪中,讓記者最意想不到的城市書房開在東區兒童醫院。許多病患兒童一進門便被約20平方米的“自助圖書館”吸引住了。作為國內首家醫院內的24小時圖書館,這裡有豐富的健康科普書籍、兒童繪本,為患兒提供了緩解焦慮、娛樂學習的小天地。圖書館配備殺菌消毒機器,定期清潔圖書。“孩子輸液時也要求我講書裏的故事”,一位家長説道。

  從商業區、産業園等上班地點,到街道、小區家門口,再到看似與閱讀這件事兒無關的醫院,各具特色的城市閱讀空間,點亮了人們的文化生活。

  聚 社會化參與辦出活力

  “在全民閱讀的工作中,政府一直在轉變站位,由原來的‘辦’向‘管’轉變,讓專業的人幹專業的事。”朝陽區圖書館館長李凱説道。朝陽區不斷擴充以政府為主體的“四網一體”公共閱讀服務體系,將越來越多社會力量納入朝陽區公共閱讀活動的陣地之中。

  曾獲得2017年度北京市“十佳優讀空間”榮譽的宸冰書坊,就是朝陽區圖書館與社會力量合作的成果之一。許多名家做客宸冰的節目,以融合名人效應的方式提升閱讀活動的影響。李凱説:“這塊場地以及圖書是由朝陽區圖書館提供的,宸冰負責裝修、運營。‘宸冰讀書’本身就是一個品牌,有比較成熟的模式,可以結合自身優勢與區域特點將這裡迅速盤活。”

  “城市書屋”建設項目是朝陽區提升公共閱讀服務整體效能,解決公共閱讀服務“最後一公里”,探索公共閱讀服務提供主體多元化的新實踐。目前,朝陽區正式合作運營8家機構,面積達3000平方米,藏書4萬餘冊。今年上半年,這些城市書屋開展線上線下活動達87場次,參與人數高達24.2萬人次。此外,朝陽區將建成一家文獻樞紐型書房,延伸城市書屋服務範圍和輻射人群,並聯合勁松第一幼兒園打造融合“文化+幼教”,服務教師、兒童的特色閱讀教育推廣空間。

  在李凱看來,全民閱讀需要通過多樣的載體因地制宜地覆蓋不同的人群,最終能夠滿足全人群的閱讀需要。“我們把公共資源注入其中,發揮他們各自的特點,共同致力於推動閱讀這件事兒,誰也代替不了誰。”

  通 進一步聯動區域閱讀資源

  “我們是一家圖書策劃出版機構,每年會舉辦幾百場故事會、家教相關講座等公益活動。我們迫切希望得到解決的一個問題,就是場地租金比較貴,500人規模的活動場地難找。”青豆書坊企劃行銷編輯李揚説,組織全民閱讀活動最頭疼的就是找地方。

  而實體書店代表——字裏行間公關部總監王珊珊説,期待與公益活動組織方合作,願意免費提供場地,但這類活動資源卻不知到哪找。“比如最近我們希望開學前送一批書到貧困地區學校,卻沒有直接送到孩子手上的途徑。”

  “朝陽區公共閱讀服務在資訊化網路化運營上,還有一定不足。”在北京師範大學文化創新與傳播研究院副教授李海峰看來,文化活動空間的預約可以通過更開放、聯動的網路平臺實現,讓人們所需的各類公共文化資源可以進行自由配置。

  李凱也認為,區內公共閱讀服務存在著發展佈局不均衡的短板,在設施規模、服務效能、服務資源方面的區域差異性明顯。“我們要走出一個誤區,建起書店、圖書館,其實只是第一步,為民眾提供共用閱讀的條件才是我們的目標。通過努力將大家吸引進來,讓人們愛上讀書,公平地享受文化資源,這是我們的追求。”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5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