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呂順踏遍青山人未老 古樹拍攝獨好

2018年08月20日 09:43:00來源:北京青年報

  18年來自費跑遍大江南北 拍攝了萬株古樹

  呂順踏遍青山人未老 古樹拍攝獨好

  從2001年至今,攝影師呂順自費行遍中國大江南北,尋找、拍攝了一萬多幅古樹作品,從新疆尉犁縣的“胡楊王”、山東省莒縣的“天下第一銀杏樹”、海南鳳凰的無名鐵樹,到四川都江堰的千年花瓶紫薇……幅幅看來皆是心血,十八載辛苦不尋常。

  2018年度國家藝術基金傳播交流推廣項目《綠水青山中國森林攝影作品巡展》日前在中華世紀壇舉行,呂順的37幅作品被選入其中。那段日子,呂順一直守在這裡,為遊客講解一棵棵古樹背後的故事,也是在傳達自己“傳中華古樹千年文化,展古木神靈四季風采,頌前人栽樹百年功德,還綠水青山造福子孫”的信念。

  北京青年報記者在展廳見到呂順時,發現他嗓音已略帶嘶啞——這是長時間高強度講解的緣故。呂順隨身攜帶的,還有他的作品《中華古樹神韻》——這是他從十八年間拍攝的一萬多張古樹照片中,選了又選才選出的350幅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裏面每一幅照片,他不用看註釋文本,都可以直接説出每棵樹的樹齡、關於樹的文化傳説,和拍攝這棵樹發生的故事。

  對於這18年拍攝古樹外在的艱辛,呂順並沒有多提,相反他提到了古樹紀實攝影主要有兩難。

  “每棵古樹,都像我的夢中情人”

  尋找古樹難。呂順主要是翻閱《中國樹木奇觀》記載的3000多株古樹、還在網際網路和各省整理的古樹資料當中蒐集了6000多棵古樹,經過多次篩選,選取了其中具有歷史觀賞性和文化價值的古樹進行重點拍攝。

  呂順説:“每棵古樹,都像我夢中的情人。見著後可能特別激動,也有可能特別失望,因為這個跟你想像的不一樣。還有的,等你找到時已經沒了。”他記得,有資料書上記載,陜西省神木縣有一棵2000多年的大油松。2008年呂順想要去拍這棵樹的時候,被告知這棵樹已經沒有了。呂順追問道:“這不可能啊,怎麼就沒了呢,書裏有呢。”神木縣産煤,挖煤把地下水脈挖斷了,油松的根系撐不住了,有一天一陣大風吹過,這棵歷經2000年風雨的樹就倒下了。

  呂順連著説了兩遍:“沒了,樹沒了,你説留著當標本也好啊。”聽得出他的惋惜和難過。

  海南省三亞市鳳凰鎮扎南村,呂順聽當地林業部門的人説在山上發現了一棵1800多年的鐵樹。“我還沒見過1800多年的鐵樹呢,就想去看看!”他背著十幾斤重的攝影器材,踩著一人多高的野草往山上爬,終於看到樹的時候,呂順説:“激動,累也忘了,渴也忘了,餓也忘了,熱也忘了,之前的艱難通通都忘了,激動啊!”從9點上山到5點下山,這位老人就靠著帶路老鄉採摘的野生木瓜充饑。然而這棵千年鐵樹被盜砍樹木砸傷,最終沒能選入攝影集。

  為拍千年紫薇,“收買”景區清潔工

  給樹“美容”難。“古樹攝影是紀實,更是藝術創作。”若要展現古樹最美的樣子,必須用陽光給它美容。北方的古樹還好説,南方經常是連綿的陰雨天氣,呂順已經習慣了為拍一棵古樹等待多日。為了拍福州的樟樹王,呂順一連去了三天,才拍到了樟樹沐浴在夕陽下的美景。

  另外還需要用四時景觀來為古樹增光添彩,古樹春花的爛漫,夏天的綠意蔥蘢,秋天彩葉的靜美,冬日白茫茫的雪景,都分別具備不同的美。

  春天開花,花期就幾天,開花的時間也不固定,天氣暖和就早開兩天,冷就推遲幾天。呂順在四川省都江堰發現了一株千年花瓶紫薇,他笑言為了這株紫薇,他“收買”了景區內一位清潔工。紫薇花一開,清潔工就通知他,他立即飛到都江堰進行搶拍。

  秋葉靜美,呂順回憶,在新疆尉犁縣拍攝胡楊王時,他接到電話,説內蒙古額濟納旗的胡楊樹葉開始變黃了,通知他趕緊過來拍。從尉犁到額濟納,1496公里,呂順與同行的司機兩人輪流休息,車不停,開了20多個小時,半途中還遭遇到7級沙塵暴。呂順説:“我那車,新車。迎著風那一面的漆最後都變成啞光漆了,就是被沙子給打磨的。”儘管日夜兼程,等呂順趕到的時候,那棵胡楊樹的葉子都快被沙塵暴吹沒了。

  玉樹瓊苞歸雪的意境很美,為了拍攝山東曲阜孔廟雪後初晴的景象,呂順從河北趙縣連夜趕往曲阜,在高速公路的雪地上開了一夜的車,路上看到十幾輛車追尾,幸而在清晨時抵達孔廟,拍下古樹雪景圖。

  希望在全國建立百所古樹文化館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一棵兩千年的古樹,得需要多少人保護,才能傳承到我們這一代。我們這一代人有責任有義務,把這個樹保護好,傳承給下一代。否則的話我們上對不起祖先下對不起子孫。”儘管踏遍青山,但呂順拍攝熱情依舊,從他的話裏,更多感受的是一種對古樹的敬畏。

  接下來,《綠水青山中國森林攝影作品巡展》還要去雲南、黑龍江等地進行展覽。呂順的心願並不僅限於此,他希望能夠在全國各地建立100個古樹文化館,來更好地傳承古樹文化,傳中華古樹千年文化,頌前人栽樹百代功德。

  “古樹代表著中國歷史文化的‘根’與‘魂’,承載著中華民族的認同感和自豪感。”呂順説,“古樹是有文化的,栽樹是一種功德,功在當今、利在後世,這也是中國人做人的道德觀念。”

  文/本報記者 王岩 實習記者 劉曉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5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