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題材多樣類型各異 暑期檔熒屏需要怎樣的"爆款"

2018年08月13日 09:07:00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暑期檔熒屏需要怎樣的“爆款”

  每年暑假,無論是電影還是電視劇,都力圖在暑期檔爭得一席之地。“逢暑期檔必出爆款”似乎已經成為影視領域的規律。不論是前兩年的《古劍奇譚》還是《花千骨》,不論是去年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還是今年的《扶搖》,不論是去年的《我的前半生》還是今年的《獵毒人》……都在暑期檔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暑期檔用題材多樣、類型各異的作品帶動了熒屏的火熱,但在火爆的表像之下,不僅有古裝玄幻劇、諜戰劇、IP流量劇,也有現實題材劇、經典翻拍劇等。繁華背後,是否有創作者真正思考過觀眾究竟需要什麼樣的影視作品?什麼樣的影視作品才能給正在假期中的年輕觀眾以精神的滋養?

  現實題材拼共鳴

  “把脈時代進程、深掘生活底蘊、引領百姓認知”一直是中國電視劇創作的優良傳統。近年來,現實題材影視作品更是創作的主流,越來越多的電視劇選擇焦距百姓生活的題材,以小見大,深入發掘當下社會民生熱點。在《中國電視》主任編輯閆偉看來:“只有將真實的社會生活融入生動的藝術創作,讓作品中的感人瞬間激發生活聯想、豐富倫理感知、契合內心期待、引發情感共鳴,藝術地呈現社會生活中的常識高下、常情冷暖、常德好惡,生動地詮釋小人物對於美好夢想的期盼與奮鬥,才能在受眾的多元文化選擇中實現作品口碑與市場的雙贏。”

  今年暑期,現實題材電視劇不僅沒有缺席,而且持續升溫。以致敬改革開放四十年為主題的電視劇《歲歲年年柿柿紅》以“小成本、大情懷、正能量”在同時段競爭者中取勝,從首播起就霸佔了收視和市場份額雙冠寶座。該劇講述了一個陜北普通村落40年的歷史變遷,呈現了中國農民的心靈史。在中國作協全委范咏戈看來:“主創在把握現實主義創作的時候,除了觀照農村的變遷、農民心靈的變遷,更注重用故事,用鏡頭語言詮釋新時代農民的家國情懷。”

  講述了一線緝毒英雄故事的劇作《獵毒人》,憑藉新穎的藝術表達、精彩的視覺呈現,將情節、情感、情懷落于有血有肉的故事中,用藝術化的手法以小見大,詮釋了全民禁毒的英雄的形象。反映海外陪讀家庭的《陪讀媽媽》獨闢蹊徑,講述了四個海外陪讀家庭的父母與子女克服種種困境與危機、學會相互理解、共同成長的故事。《陪讀媽媽》在觀眾中掀起了家庭關係與親子教育的討論熱潮,讓不少觀眾感同身受。《最美的青春》聚焦青年人的成長軌跡,以塞罕壩造林人的真實事跡為原型,講述了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初,以馮程、覃雪梅為代表的來自全國18個省市林業大中專的畢業生,與承德圍場林業幹部職工為骨幹的369人組成開荒隊伍,積極響應祖國號召的感人故事。

  與古裝劇、IP劇相比,現實題材劇脫胎于生活,著眼于實際。如果能把跌宕起伏的劇情做紮實,現實題材更能引發觀眾的共鳴。從事電視文化研究的中國人民大學博士生何天平認為:“現實題材表達新的變化令人欣喜。年代故事能讓當代青年人覓得精神力量,當代故事聚焦真問題、新問題,現實主義的力度不容小覷。”

  古裝劇比新意

  古裝劇向來都是暑期檔的標配。作為頗受年輕觀眾喜愛的電視劇類型,古裝劇更應在大眾文化領域肩負起傳播歷史知識、培養歷史意識的責任。在山東師範大學新聞與傳媒學院講師卞雲璐看來:“只要創作者把對歷史細節的最新發現、歷史人物的多重解讀乃至歷史精神的現代性理解融入創作中去,古裝劇一定會進入一個創作與審美相互促進的健康迴圈。”

  不過,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中,無論是何種類型的古裝劇,都不同程度地出現了題材同質化、表達模式化的問題。但今年暑期,古裝劇中的女主角們卻讓人眼前一亮。暑期檔最早開播的古裝劇《扶搖》在騰訊視頻單平臺的播放量已突破120億,最高日播放量接近4億,其中有26天的日播量都穩居全網所有電視劇榜單冠軍。對於《扶搖》受歡迎的原因,該劇導演楊文軍的看法道出了許多年輕觀眾的心聲:“我喜歡扶搖骨子裏的堅忍和強悍,這會令當下的年輕人受到鼓舞。同時,《扶搖》的堅強蘊含著悲憤的力量,具有讓人潸然淚下的魅力。”而正在愛奇藝熱播的《延禧攻略》則是憑藉智勇雙全的人設加上快節奏的“升級打怪”,引發了觀眾守著視頻網站等更新的熱潮。《蕓汐傳》的女主角樂於平凡,也跳出了以往該類劇中所有人圍繞女主角打轉的俗套。由此可見,“瑪麗蘇”“傻白甜”正在被市場拋棄,國産古裝劇也正在掀起一波“反套路”的熱潮。

  在何天平看來,這些古裝劇在同類型的敘事中找到了自己的亮點和新意,在今天頻頻涌現的古裝劇女性敘事中表現出新的探索。“例如《延禧攻略》裏女主角的成長軌跡就沒有過多攀附於男性,其自我覺醒在一個比較清亮的調子中鋪展,是一次有新意的嘗試。”

  除此之外,今年暑期檔還有一些古裝劇也備受關注。比如請來歷史正劇《走向共和》《大明王朝1566》的導演張黎創作大IP古裝劇《武動乾坤》,本身就是一種新意。據介紹,這部劇增強了文化和歷史味道,把當代年輕人的想像和傳統文化典籍勾連起來。在張黎看來,這部電視劇主要講述的是少年成長的故事,他希望能通過這部電視劇,讓青年人感受到正面的力量,激勵他們為了成長、為了青春不懈奮鬥。

  翻拍劇被詬病

  高品質的作品會對觀眾形成正向激勵,一位80後説:“我們小時候看的電視劇《紅樓夢》《西遊記》,至今看來都是經典。”在中國傳媒大學藝術學部講師王婧看來,“高水準的作品會成為經典,用其精神影響一代又一代的人。而低水準的作品會拉低觀眾的欣賞水準、損害觀眾的審美,尤其是對價值觀和人生觀正處於形成期的青少年,更容易造成不良影響。”

  這個暑期檔,翻拍版《流星花園》成為觀眾吐槽的焦點,同時段播出的《新白娘子傳奇》改編版《天乩之白蛇傳説》,也被網友調侃“女主太稚嫩,完全沒氣質”。與此同時,由電影版《重返20歲》翻拍而來的青春都市奇幻劇《重返20歲》,被觀眾詬病故事變了味。同樣由電影改編的電視劇《合夥人》,觀眾更是驚呼“無法直視”。一些影視創作者認清了現實,他們認為,這種“一雞兩吃”的做法不是“絕不浪費”而是“過度消費”。縱觀近年來翻拍劇的成績單,大都未能再續輝煌,甚至如《天龍八部》《新笑傲江湖》《尋秦記》等劇還遭遇口碑和收視率雙重滑鐵盧。

  王婧對翻拍有著不甚認同的看法,她認為,大量翻拍反映了當下影視劇原創力不強的現實。“要讓我們的影視創作煥發原創動力、生命活力,與其絞盡腦汁一再地賴在巨人的肩膀上止步不前,不如紮根現實生活的土壤,尋找靈感的源泉;與其不斷從故紙堆裏尋找創作價值,不如挖掘新生活,抓住新時代,講好新故事,打磨新經典,創造新高峰。”

  觀眾究竟需要什麼樣的影視作品來充實暑期?雖然這個暑期檔熒屏火熱,題材多樣類型各異,但也有不如人意的地方——一些現實題材作品不接地氣,一些古裝劇懸浮氣質濃烈,一些翻拍劇橋段雷人……閆偉説:“近些年來,電視劇的資本投入越來越大了,數量和類型越來越豐富了,真正能夠走入並留存于觀眾內心的熒屏形象卻越來越少了。無論原因如何複雜,最重要的還是需要電視劇人不忘初心、堅持工匠精神。不論電視劇的呈現樣態、傳播方式如何變遷,都應有更多光彩熠熠的人物形象與觀眾相約、相守。”同樣,王婧也認為:“創作者應該紮根人民、反映真情實感,為觀眾提供更多有血有肉、有溫度、有價值的精神文化産品。”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5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