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廣西六旬老人的“草編情節”:背稻草進城傳草編技藝

2018年08月09日 10:10:00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柳州8月8日電 題:廣西六旬老人的“草編情節”:背稻草進城傳草編技藝

  作者 朱柳融 謝耘

  草凳、草鞋、草扇、蓑衣等草編製品,及剛從田間收集、分扎整齊的40捆稻草,8月8日,被63歲的羅瓊榮背入2018年“柳州非遺學堂”夏令營,向廣西柳州市的孩子教授草編技藝。

  “大家拿出一小捆稻草,綁在凳子腳上,像編辮子一樣把稻草編起來。”羅瓊榮拿著一捆稻草示範草凳的編法,她的女兒吳融青在一旁解説。

  30多名小學生席地而坐,按照講解編起稻草。“我是第一次看到草凳,還有稻草,覺得很有趣。”9歲的武子和編著稻草笑著説,“希望我今天能學會編草凳”。

  在座的學生,幾乎與武子和一樣,此前與草編製品零接觸,有的編得整整齊齊,有的歪歪斜斜。從小在柳州市鹿寨縣中渡鎮農村長大的羅瓊榮,從八九歲就已會用稻草、藤曼等編織各類家庭所需的器具。

  “小時候家裏鍋刷、凳子、扇子、鞋子等,都是稻草編的。”羅瓊榮回憶道,她看著爺爺奶奶用雙手將稻草變成各類物品,自己也慢慢學會了,“沒有圖紙,怎麼編都記在腦子裏”。

  草編是中渡民間一項古老的傳統手工藝術,可追溯到三國時代,展現了勞動人民辛勤勞作和智慧的結晶。隨著生活水準的提高,草編製品日漸淡出人們的日常生活。

  “以前,家家戶戶都有草凳、草扇,都是自己編的。”35歲的吳融青介紹,如今,各式各樣的傢具很精美,但他們家仍有“草編情節”。“我們幾個姊妹都會編,現在我13歲的女兒也會些,小孩子沒有力氣,編出來像個鳥窩一樣,但也可以坐”。

  在吳融青看來,收割水稻基本實現機械化,稻草都被粉碎,草編原料來之不易讓很多草編能人望而卻步。“媽媽堅持自己插秧種水稻,用傳統的腳踩打谷機收割水稻,然後將稻草曬乾挑回家裏保存,很辛苦。”吳融青表示。

  為了讓更多人了解草編文化,2014年,羅瓊榮在中渡古鎮“五二八民俗文化節”上現場編織草凳、草鞋、蓑衣等草編製品,引得很多人駐足觀賞。自此,羅瓊榮多次到縣城、學校、村莊進行草編現場免費教學。2017年,羅瓊榮被評為鹿寨縣中渡草編縣級傳承人。

  如今,羅瓊榮在當地小有名氣,小女兒給她開設了微店,時常有人向她定制草編製品。“一個草凳能賣50元左右,一年銷量幾十個。”羅瓊榮表示,她不在意銷量,希望更多人能夠通過她的手藝,了解和傳承草編文化。

  自2015開始創辦的“柳州非遺學堂”,不僅只展示了草編文化。本次夏令營期間,侗族木構建築營造技藝、三江農民畫、扎染等非遺文化,走到學生面前。

  柳州市群眾藝術館副館長鄭紅梅介紹,很多傳承人年紀越來越大,再沒有人去學習,很多技藝就會面臨失傳,希望通過該活動實現對非物質文化遺産的搶救性保護。一堂課雖然不能讓孩子們學會這些技藝,但能讓他們知道民間還有這些傳統手工藝存在,也許激發了他們日後學習、了解的興趣。(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5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