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端午女兒節 妍飾小閨女

2018年06月14日 08:52:00來源:北京日報

  原標題:端午女兒節 妍飾小閨女

  “五月五端午,街頭賣神符,女兒節令把雄黃酒沽;櫻桃桑葚粽子五毒,一朵朵似火榴花開瑞樹,一枝枝艾葉菖蒲懸門戶;孩子們頭上寫了個王老虎,姑娘們鬢邊斜簪五色綾蝠。”這段清末時流行的唱詞,生動再現了舊京老百姓過端午節的熱鬧情景。

  端午節起源説法不一

  “端午”一詞最早見於晉人周處《風土記》:“仲夏端午,烹鶩角黍。”《説文解字》解釋“端,物初生之題也”,即説端為初的意思。“午”屬十二支,農曆以地支紀月,正月建寅,二月為卯,順次至五月為午,因此稱五月為午月,“五”與“午”通,“五”又為陽數,所以一些地方又將端午節稱為“重午節”或“重五節”。除端午、重午、重五外,端午節還有端陽節、天中節、夏節、五月節、艾節、菖節、蒲節、龍舟節、浴蘭節、粽子節、午日節、女兒節、地臘節、詩人節、龍日、午日、燈節等多種別稱,堪稱節日別名之最。

  端午節的起源説法不一,主要包括屈原説、曹娥説、惡日説等等,尤其以屈原説流傳最為廣泛。屈原是楚國王族,主張聯齊抗秦,提倡“美政”,曾任左徒之職。奸人鄭袖、靳尚等人嫉恨他,在楚懷王面前進讒言詆毀屈原,致使他漸漸被楚懷王疏遠,以致流放。楚國滅亡,屈原悲痛欲絕,抱石于五月五日自沉汨羅江而死。《荊楚歲時記》記載:“五月五日競渡,俗為屈原投汨羅日。傷其命,故並命舟楫以拯之,至今為俗。”《隋書·地理志》亦稱:“屈原以五月五日赴汨羅,土人追至洞庭不見……因而鼓棹爭歸,競會亭上,習以相傳,為競渡之戲。其迅楫急馳,棹歌亂響,喧震水陸,觀者如雲,諸地皆然。而南郡尤甚。”

  這被認為是龍舟習俗的由來,而端午節吃粽子的習俗也與屈原傳説有關:“屈原以夏至赴湘流,百姓競以食祭之。常苦為蛟龍所竊,以五色絲合株葉縛之。”唐代詩人文秀有《端午》詩:“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曹娥説也較為流行。東漢邯鄲淳《曹娥碑》、東晉虞預《四明叢書》記載,上虞曹娥之父為一弦歌禮神的巫師,于漢建安二年五月五日駕舟溯江而上去迎波神伍子胥,被波濤溺死,不得其屍。時年十四歲的曹娥女沿江號哭,到第七天投江而死,三日後與父屍俱出。鄉民為曹娥之孝行感動,此後每年五月五日競渡投食江中為之悼念。

  惡日説是學術界認可度較高的説法。端午之後各地進入夏季,雨水頻繁,蛇蟲出沒,戾疫橫行,因此五月在古代被視為“毒月”,五月五日更是惡月惡日,因此從周代就有在五月初五洗澡時將蘭草放在水中的習俗。《後漢書·禮儀志》:“五月五日,朱索五色桃印為門戶飾,以止惡氣也。”《太平禦覽》:“五月五日,以五彩絲係臂者,辟兵及鬼,令人不病溫。”

  遼元金祭天射柳擊球

  遼金以來,隨著北京城市地位的提高,北京地區的端午節,既傳承了端午節的整體特徵,又在幽燕大地上形成了自己鮮明的特色。遼金元時期,北京端午節俗具有明顯的北方民族特點及部族國家禮儀性質。遼金元政權是北方民族建立的政權,對天的崇敬是契丹、女真、蒙古諸族共有的習俗傳統。端午在遼金元三朝都為重要節日,主題之一就是祭天。

  《金志》記載:“其節序,元旦則拜日相慶,重午則射柳祭天。”“國莫大於祀,祀莫大於天”,金人拜天一年三次,分別在重五、中元、重九三個節日。重五在馬球場,中元在內殿,重陽節在都城外。《金史》記載端午祭拜:“重五日質明,陳設畢,百官班俟于球場樂亭南。皇帝靴袍乘輦,宣徽使前導,自球場南門入,至拜天臺,降輦至褥位。皇太子以下百官皆詣褥位。宣徽讚:拜。皇帝再拜,上香,又再拜,排食拋盞畢,又再拜,飲福酒,跪飲畢,又再拜,百官陪拜,引皇太子以下先出,皆如前導,引皇帝回輦至幄次更衣。”

  在端午祭天之後,有射柳、擊球的娛樂活動。射柳時:“當射者以尊卑序,各以帕識其枝,去地約數寸,削其皮而白之。先以一人馳馬前導,後馳馬以無羽橫鏃箭射之。既斷柳,又以手接而馳去者為上,斷而不能接去者次之,或斷其青處,及中而不能斷,與不能中者為負。每射必伐鼓以助其氣。”擊球活動:“各乘所常習馬,持鞠杖。杖長數尺,其端如偃月,分其眾為兩隊,共爭擊一球。先於球場南立雙桓,置板,下開一孔為門,而加網為囊,能奪得鞠擊入網囊者為勝。或曰:‘兩端對立,二門互相排擊,各以出門為勝。’球狀小如拳,以輕韌木枵其中而朱之,皆所以習蹺捷也。既畢,賜宴,歲以為常。”

  元朝五月五日的戶外競技同樣是射柳與擊球。《析津志》記載擊球情形:“太子諸王于西華門內寬廣地位,上召集各衙門萬戶、千戶,但怯薛能擊球者,鹹用上等駿馬,係以稚尾、纓絡,縈綴鏡鈴、狼尾、安答海,裝飾如畫。”勝者有賞,敗者受罰,因此擊球時兩隊爭奪激烈:“當其擊球之時,盤屈旋轉,倏如流電之過目,觀者動心駭志,英銳之氣奮然。雖耀武者,捷疾無過於是。”

  明代時北京人稱“女兒節”

  如果説金元時期端午節俗以國家拜天儀式為中心,輔之以具有演武性質的射柳、擊球競技,是一種國家主導的節俗形態的話,那麼明清以後北京的端午節突出的則是家庭形態,家庭內容的節日民俗佔據了主導地位。

  端午節在明代被北京人稱為“女兒節”,沈榜《宛署雜記》記載:“五月女兒節,係端午索,戴艾葉、五毒靈符,宛俗自五月初一至初五日,飾閨女,盡態極妍。出嫁女亦各歸寧,因呼為女兒節。”《帝京景物略》稱:“一日至五日,家家妍飾小閨女,簪以榴花,曰‘女兒節’。”明人于有丁《帝京午目歌》中寫道:“都人重五女兒節,灑蒲角黍榴花辰。金鎖當胸花作簪,衫裙簪朵盈盈新。”説的就是端午節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給女孩子頭上簪以石榴花,還用花紅綾線結成櫻桃、桑葚、角黍、葫蘆等形狀,以線貫穿,佩戴在身上,以示吉祥。有些女孩還用五彩絲線編成圓環套在手腕和腳腕上,閨房裏也挂滿了小葫蘆、小角黍、小布老虎等裝飾小件。婦女們的頭上還要戴上紅絨製成的蝙蝠、福字梅花等絨花絹花。這習俗叫“長命縷”。

  端午節這一天,明代士女還有出外踏青習俗,《帝京景物略》記載:“踏青端午日,士人相約攜酒果遊賞天壇松林、高梁橋柳林、德勝門內水關、安定門外滿井,名踏青。婦女如之,比之南京雨花臺更盛。”

  端午正值酷暑降臨、百草叢生、瘟病流行之時節,因此每到此時衚同中眾百姓家,均要採集或購買艾葉與菖蒲懸挂門框上以清潔空氣,或將艾葉菖蒲燃燒,用煙熏院子及屋子。《燕京歲時論》雲:“端午日用菖蒲艾子插于門旁,以禳不祥,亦古者艾虎蒲劍之遺意。”

  端午時節老北京民間還有食五毒餅、喝豆汁兒的食俗,如今每逢五月初五端午節時,稻香村等老字號商鋪仍有此玫瑰餅出售。“五毒”指的是蝎子、蜈蚣、蜘蛛、癩蛤蟆和毒蛇。五毒餅就是用雕刻了五毒蟲圖案的印模子,加蓋在玫瑰餅上。端午節吃五毒玫瑰餅寓意把一切毒蟲吃(消滅)掉,使它不再毒害人,以此寄託吉祥平安之意。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5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