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時光的留痕——龜茲石窟文化遺産40年成果展》開展

2018年06月12日 14:21:00來源:中國新聞網

  原標題:《時光的留痕——龜茲石窟文化遺産40年成果展》開展

  中新網烏魯木齊6月9日電 (記者 孫亭文)6月9日,2018年文化和自然遺産日暨第六屆新疆非物質文化遺産展示周主場活動在新疆南部的拜城縣克孜爾石窟拉開序幕,系列活動之一的《時光的留痕——龜茲石窟文化遺産40年成果展》亦開展。

  在新疆拜城縣、庫車縣和新和縣等地遺存有許多古代佛教石窟群。現存規模較大的石窟群有克孜爾、庫木吐喇、森木塞姆、瑪扎伯哈、蘇巴什以及阿艾石窟等,統稱為龜茲石窟。其中,克孜爾石窟是龜茲石窟的典型代表。

  據介紹,龜茲石窟在歷史上曾經歷過兩次大的劫難,遭到較大的人為破壞以及外國探險隊不斷的在龜茲地區進行探險活動,至使龜茲諸石窟壁畫遭到嚴重損壞,大部分洞窟內的精美壁畫被野蠻盜割,造成許多洞窟的墻壁上殘留下斑斑斧痕,壁畫殘缺不全。

  另外,由於龜茲石窟建造時代久遠,隨著歷史的變遷,受石窟建築岩體質地的脆弱性,以及自然侵蝕和突發性自然災害等自然力侵蝕因素的影響,致使龜茲石窟一直不斷地在加速損毀的進程。

  龜茲石窟的再發現,最早可追溯至清代,首先被中國學者所發現。直至1928年一1933年,在蔡元培、胡適、翁文灝、李四光、竺可楨、梅貽琦等當時中國學術界權威和精英人士的鼎力支援下,由時任北大教務長、哲學系教授徐炳昶和袁復禮、黃文弼、丁道衡等中國學者與瑞典大探險家、地理學家斯文·赫定組成的中國西北科學考察團,以及1940年-1944年由國立藝專教授王子云所率教育部中國西北藝術文物考察團先後對古龜茲地區的科學考察,才正式開啟了國內學者對龜茲石窟研究與保護的先河。1946年-1947年畫家韓樂然對克孜爾石窟的深入考察和創造性開展的臨摹、拍照、進行洞窟編號等基礎性工作,開創了龜茲石窟保護的歷史。

  新中國成立之前,龜茲石窟一直處於無人看管的荒蕪狀態,石窟建築與壁畫保存狀況極其瀕危。新中國成立之後,在黨和國家的親切關懷下,龜茲石窟終於結束了長期無人看管的荒蕪局面。從20世紀50年代初期開始,龜茲石窟所在地人民政府相繼成立了文物保護管理機構,開始對轄區內的石窟進行有效的看護和管理,並在極其惡劣的生存條件下長期駐守做了大量的基礎性保護工作,對坍塌的洞窟進行了搶救性支護,並安裝了簡易的門窗以防止風沙和雨水對壁畫的侵襲,同時還修建防洪設施和簡易道路等,為搶救龜茲石窟瀕危洞窟和改善窟區環境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同時也為後來的保護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從1986年開始,在黨和國家的親切關懷下,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門的關心支援下,在國際社會的普遍關注和積極援助下,龜茲石窟文化遺産得到了科學有效的保護,各項事業進入了健康有序的發展軌道。尤其是進入2000年以後,在國家的大力支援下,無論是在龜茲石窟文物的保護、管理和研究,還是在文物保護區的環境治理和基礎設施建設,以及人才隊伍建設方面都得到了飛速發展。

  新疆龜茲研究院相關負責人表示,新疆龜茲研究院作為龜茲石窟文化遺産事業的開拓者、實現者將認真總結改革開放40年的發展經驗和教訓,堅持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針,按照“保護、傳承、弘揚、展、創新”的學術理念。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確立以龜茲石窟文化遺産為核心的“絲綢之路龜茲歷史文化圈”發展戰略,將“科學保護、改善環境、研究傳承、教育傳播、弘揚創新”作為今後一個時期龜茲石窟文化遺産事業發展的目標,使龜茲石窟文化遺産事業得到科學有序的發展。(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5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