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作家孫頻新作《松林夜宴圖》講述塵世的恐慌與安慰

2018年06月12日 09:33:00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6月10日電 (記者 高凱)6月9日,作家孫頻新作《松林夜宴圖》新書分享會在北京十月書店舉行。

  《松林夜宴圖》由《松林夜宴圖》《光輝歲月》《萬獸之夜》三個中篇小説構成。在《松林夜宴圖》一書中,孫頻開闊、溫和,開始更多關注個體在時代中的無奈與妥協,蒼涼與掙扎,毀滅或重生。

  孫頻,1983年生,畢業于蘭州大學中文系,在讀于中國人民大學創造性寫作專業,現為江蘇作協專業作家。2008年開始小説創作,已發表小説兩百餘萬字,出版有小説集《三人成宴》《隱形的女人》《同體》《疼》《鹽》等。

  9日,由書香中國·北京閱讀季、噹噹、噹噹雲閱讀、鳳凰網文化、騰訊文化、十月咖啡書屋、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聯合主辦的“作家孫頻《松林夜宴圖》新書分享會”于十月咖啡書屋舉行。

  作家梁鴻、張楚,評論家楊慶祥及本書作者孫頻出席活動,與各界讀者一道分享了關於《松陵夜宴圖》的閱讀感悟。

  《松林夜宴圖》中的兩代藝術家在各自的時代裏造就了各自不同的命運,《光輝歲月》中的梁姍姍可以視為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出生的這批人的精神史,一代人苦苦追尋著對自己精神以及肉身的安放。《萬獸之夜》中是在時代中互相波及的命運與斷層的人生。就如光輝歲月中的“光輝”二字,充滿著嘲諷與無奈,意味悠長,用個體的人生回應著大歷史,才更見每個個體生命的短暫與可貴。

  談及孫頻的創作特點及師承淵源,張楚表示,“孫頻的小説創作向來以細膩、凜冽著稱,很容易讓我們想起張愛玲,兩個人創作上的親緣關係體現在小説的腔調上,也體現在小説的氣息上。”

  梁鴻認為,一個作家必須得有當代性,張愛玲有張愛玲的當代性,孫頻也有著她自己的當代性。《松林夜宴圖》本身攜帶著某種非常大的象徵性,涉及到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就是作為當代作家,怎麼來觸及那些不能觸及的東西。

  “這種處理不是四兩撥千斤,而是你把靜寂的、空白的東西通過什麼樣的聲音把它傳達出來。這特別考驗作家,當代作家可能都要面臨這個考驗,但有的時候它也可能形成新的藝術的聲音、藝術的特質。”梁鴻説。

  在楊慶祥看來,孫頻和張愛玲處理的問題是不太一樣的。他説:“孫頻特別有意思,一方面我們感受到她的文化的慣性——在解構的路上狂奔,繼續討論自我、個體、自由;但是另外一方面我們在她的作品中也已經隱隱約約感覺到一種巨大的不安,這個不安是當我們被歷史像石頭一樣拋擲出來以後的一種歷史性的恐懼。孫頻已經開始有意識的遠離她以前的所謂的個人化寫作,實際上她是在向更偉大的傳統靠近。”

  針對“變化”對一位作家風格的樹立到底是建設性的還是破壞性的問題,張楚表示,“從《萬獸之夜》到《光輝歲月》再到《松林夜宴圖》,孫頻的小説打開的視角增大了。如果説以前是銳角30度,現在可能是50度、60度。同時孫頻小説自身的內部世界和外部世界也都在往更開闊或者説更自由的方向發展。”

  梁鴻認為,《松林夜宴圖》在混合了中國古典美學某種飄忽、陰柔、自我原諒的特徵,以及某些闡釋的、柔軟的東西之後,從外表看來棱角稍微鈍了一些,但其實骨子裏更尖銳了。孫頻一直關注女性對自我的意識,對自我身體的認知。她的小説,雖然大多都從女性視角進入,但裏面卻有一個內在的寬闊性。如果女性作家對自己女性身份敏感的話,從女性的視角來進入這個世界,同時來思考人的存在,這的確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創作切口。

  楊慶祥就《松林夜宴圖》一書中的3個中篇來比較,他認為,孫頻的小説有一個很大的變化,就是行動邏輯發生的內在變化。在《松林夜宴圖》和《光輝歲月》中,她不僅僅是寫慾望驅使行動,而是試圖去分析這些慾望背後的社會學和政治經濟學。比如,這個慾望為什麼會落到每個個體身上,最後成為驅使我們行動的唯一原則。

  談及《松林夜宴圖》的創作體會,孫頻直言,“像我剛開始寫作的時候,是比較喜歡張愛玲的,她對我早期的作品是有影響的。但是在精神性上我和張愛玲的相通之處並不是太多,她的內在是平靜的,我的內在是不安的,是糾結的。而且這種影響其實是階段性的,因為一個作家隨著年歲、經歷、感悟各方面的增加,對世界的認識,會不自覺慢慢發生改變,趣味、審美、喜歡的作家和作品也會隨著這種變化而變化。”

  孫頻説:“沒有一個作家會幾十年不變地往下寫,因為你自身就在變化,你的心靈和所處的環境都在變化。從我早期小説中那種感性的,被人物的情感驅動著向前推進的內在邏輯,到這兩年我開始在寫作中刻意增加理性的成分。這是為什麼呢?因為我慢慢覺得作為一個作家,當她不具備理性的時候,她肯定會失去一些思考的縱深度和寬闊度。這也是我的小説在近兩年來呈現出的一些發展變化,我在試圖增加一些文字背後的思考,比如社會背景、時代背景、人物的心理機制、人物行動的內在邏輯等等。而每一點微小的進步對作家來説才是寫作中真正的喜悅。”(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5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