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太原開“非遺陶藝傳承課” 近百名師生走進宋代窯址

2018年06月12日 09:16:00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太原6月9日電 (記者 胡健)9日,是第13個文化和自然遺産日,山西省太原市迎澤區文化局、太原美術館、太原市教科研中心共同舉辦“新時代、新生活、新傳承”2018文化和自然遺産日非遺陶藝傳承課,近百名師生走進宋代古瓷窯遺址孟家井村,共上“非遺陶藝傳承課”。

  今年文化和自然遺産日的主題是“多彩非遺,美好生活”,口號是“見人見物見生活”“活態傳承、活力再現”“非遺讓生活更美好”“新時代、新生活、新傳承”。當日,共有太原市第二十七中學、師院附中、綜合高中等學校的60余位中小學美術教師和30多名學生來到孟家井村感受陶藝文化。

  孟家井是太原市迎澤區郝莊鎮的一個村子,東臨壽陽、北依陽曲、南接榆次,舊屬榆次縣管轄。相傳楊家將猛將孟良曾在此屯軍鑿井,故名“孟家井”。孟家井因瓷窯而聞名,《永樂大典》中記載“瓷窯在榆次縣北六十里孟家井。”;明弘治三年《重倒白靈廟記》雲“榆次縣治之北六十里,有鄉曰孟家井,居氓大率約三百家,乃古昔陶器之所。”;據清道光《榆次縣誌》載:“天井觀在孟家井,其中有伯靈仙翁祠,孟家井三百家業陶者祀。”

  孟家井瓷窯創燒于宋代,金、元時期達到鼎盛,成為當時晉王府等重要場所的琉璃生産地。孟家井窯燒制的精美瓷器,已成為印證山西瓷業輝煌的傳世之作,如今典藏于博物館中。如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的金代白地黑花玉壺春瓶,山西博物院收藏的白釉剔花瓷枕、黃釉印花瓷碗,太原晉祠博物館收藏的絞胎瓷盤等等,多被列為國家一、二級文物。

  從宋代開始,孟家井薪火相傳近千年,到1957年停燒,窯廠匠人轉入太原瓷廠工作。2013年,孟家井窯絞胎瓷燒造技藝被列為太原市非遺保護項目,2016年被列為山西省鄉村文化技藝工程,2017年被列為山西省非遺保護項目,孟家井窯在傳承中實現了新的發展。

  新時代下,孟家井積極推進陶瓷藝術村建設,建立了孟家井民藝陶瓷館陶瓷傳習所,舉辦了首屆山西省瓷上花鳥畫創作活動,太原市中小學陶藝大賽等活動,2018年5月被山西省文化廳命名為2018—2020年度“山西省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陶藝被稱為“火與土”的藝術,融合繪畫、雕刻、工藝美術于一體。此次非遺公開課,教師們在非遺傳承人冀田富、王鼎引導下參觀了古瓷窯址、孟家井民藝陶瓷館,並在傳習所專業人員指導下開展陶藝課。老師和學生們興致勃勃,進行學習創作,他們表示這次活動不僅是尊重非遺、尊重傳統文化,更從內心深處懂得要尊重這些遺産的創造者,傳承工匠精神。

  太原市美術館館長王鼎表示,非物質化文化遺産是一個民族集體的記憶密碼,庚續著中華民族的血脈。非遺公開課作為重要的教學資源,目的是弘揚優秀文化,展示非遺魅力,實現活態傳承,營造良好的文化生態和傳承環境,吸引更多的人參與到非遺傳承和保護中,進一步促進山西省非遺保護事業的蓬勃發展。(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5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