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國文化和自然遺産日:青海集中展示非遺項目保護成果

2018年06月12日 09:11:00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西寧6月9日電 (記者 羅雲鵬)9日,2018年中國“文化和自然遺産日”青海主會場活動在該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舉行,青海省集中展示藏繡、彩粉壇城、唐卡等非遺項目保護成果,冀此促文化瑰寶更好保護和傳承。

  目前,青海共有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項目5項,中國國家級非遺名錄項目73項,青海省級非遺名錄項目253項;中國國家級傳承人88名,青海省級傳承人209名。

  本次“文化和自然遺産日”的主題為“多彩非遺,美好生活”。當日活動現場,藏族酒曲、土族安召、撒拉族民歌、回族宴席曲、蒙古族民歌、藏族夾棋、青海平弦、西寧賢孝、青海花兒等46個國家級、省級、州級非遺項目進行展演,各具風格的非遺項目吸引了大量觀眾駐足觀賞。

  青海省文化和新聞出版廳副廳長司才仁表示,此次活動旨在展現非物質文化遺産在人民群眾生産生活中的獨特作用,讓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在青海高原上更好的弘揚和傳承,為傳統工藝振興、鄉村振興建設注入文化活力。

  當日,設在西寧的活動現場還開展了“保護文物人人有責守望家園你我同行”橫幅簽名和免費鑒定、文物知識諮詢、有獎知識問答、文物工作成就圖片展等系列活動。

  青海省文物局局長牛軍説,借助活動的開展,旨在宣傳文化遺産保護在服務社會、推動發展、惠及民生中所取得的成效,增強公眾的文化遺産保護意識和法律意識,使民眾更加關注文化遺産保護,自覺成為保護文化遺産的一員。

  截至目前,中國文化部門在青海共設立熱貢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黃南藏族自治州)和格薩爾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果洛藏族自治州)以及藏族文化(玉樹)生態保護實驗區,該省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數量居中國首位,已形成唐卡、泥塑、堆繡、石雕、藏繡、民族服飾等文化産業集聚區。

  青海省文化和新聞出版廳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青海省文化及相關産業實現增加值63.77億元,比上年增長16.5%,佔該省地區生産總值(GDP)的比重為2.48%。(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5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