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幼稚粗糙、同質化 國産兒童電影為何屢遭詬病?
國産兒童電影屢遭詬病的背後
子楊
國産兒童電影要提升品質,需要中國電影在整體上達到足夠成熟的工業水準和製作經驗,需要我們更多的耐心和等待。
數據顯示,2012年~2016年,中國兒童電影票房收入逐年增加。而從近幾年暑期檔和“六一”檔看,幾部國産動畫系列電影卻頻頻被詬病:內容幼稚、粗糙且同質化。為何適合孩子看的電影越來越少?好看的中國兒童電影都去哪了?(見5月28日《工人日報》)
“六一”兒童節期間的電影檔期,最受關注的是日本《哆啦A夢》系列新作,這引起不少家長吐槽:“國産電影發展迅猛,為何優秀的國産動漫卻少得可憐?”
從上世紀50年代的《神筆馬良》、60年代的《大鬧天空》、70年代的《哪吒鬧海》,到80年代的《天書奇談》,各個年代的人都有著不可磨滅的國産動畫片的記憶。那麼,現在,中國動畫片的問題到底出在哪呢?
不久前離世的日本動畫導演高畑勳曾造訪上海美術片電影製片廠,發現這個曾用《小蝌蚪找媽媽》打動了一代日本動畫電影人的公司如今更關心“計件工作制”,於是認為這趟旅程“令人失望”。
以美影廠的衰落為代表的國産動畫片的式微,真正值得探尋的原因是電影體制轉軌後,國産動畫片成長的生態和土壤並不盡如人意。
原創動畫投入大、費時多、工期長,對於藝術性的要求又高於其他類型影片。計劃經濟體制時期,美術片的生産、銷售、發行包括獎項評選,大多都並非以逐利為目的。但是,市場化運營後,人才外流、資金斷流以及在迪士尼與日本動漫的衝擊之下,中國動畫片的一蹶不振,似乎成了中國動畫片難以擺脫的命運。
近年來,中國電影的發展迎來歷史性的機遇。然而,大量國産動畫片頻遭批評。其實,這也體現出了國産動畫舉步維艱的現狀——在各類型影片中,動畫片對電影工業化程度的要求是最高的,而我們目前還達不到這樣的水準。
動畫片從策劃到最後可以被大人小孩無差別接受,其涵蓋的觀眾範圍比任何類型都要廣闊。在觀眾已經看慣了國外動畫大片的當下,既要滿足觀影時的畫風習慣,又要有民族特色和創新,還要在故事呈現上體現向上的價值觀及完整的邏輯關係,如果沒有好萊塢那種“雄霸天下”的財力和海量人才,以及寬鬆的創作氛圍,讓我們的動畫片實現“以小搏大”,非常難。
媒體學者尼爾·波茲曼在《童年的消逝》中提出,“童年是文藝復興的偉大發明,而非天然存在的。”也就是説,只有在社會物質條件富足,文明水準可以培育成年和兒童的區別後,童年這個概念才被建構了出來。從他的角度延伸開去,其實,國産兒童電影的困局也就不那麼難以理解了——國産兒童電影要提升品質,需要中國電影在整體上已經達到足夠成熟的工業水準和製作經驗,需要我們更多的耐心和等待,用不斷的積累等待新生。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