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你需要被治愈嗎?這部經典心理劇帶你尋找答案

2018年05月31日 09:58:00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5月30日電(袁秀月)“彼得·謝弗沒有寫過太多的劇,但每個分量都很重。”對於喜歡戲劇的觀眾來説,彼得·謝弗恐怕不是一個陌生的名字。他是英國著名的劇作家,曾創作出《上帝的寵兒》《伊庫斯》等經典劇作。

  《上帝的寵兒》(又譯《莫扎特傳》)話劇版不僅在英國國家劇院和美國百老彙大賣,電影版還拿下第57屆奧斯卡金像獎八項大獎,引起熱烈反響。1986年,英若誠、林兆華兩位導演曾將其搬到了國內話劇舞臺上,成為經典劇目。

  30多年後,北京人藝又將另一部《伊庫斯》(又名《馬》)搬上了舞臺,將於近期上演。由班讚導演,王佳駿、何靖、張福元、吳珊珊、李珍、王君瑞等參與演出。

  它從一樁少年傷馬事件切入,展現了問題少年艾倫脆弱敏感的內心世界及其與周圍環境的緊張關係,精神病醫師試圖分析艾倫的行為,但在此過程中,他還要面對自己的心魔。

  《伊庫斯》曾于1973年在倫敦英國國家劇院進行首演,大獲成功,後還在百老彙創造了1200場的演出場次記錄,其改編電影《戀馬狂》也獲得多個獎項和提名。2007年,《伊庫斯》舞臺劇又因哈利·波特的飾演者丹尼爾·雷德克裏夫的參演而受到關注。

  班讚説,這部戲雖然是70年代的,但劇裏的很多情況都適用於當下,“我們的日子過好了,但精神世界還有很多掙扎和痛苦的地方,需要去理性分析,比如説家庭教育的問題,人跟人溝通的問題等,希望這部戲能讓觀眾産生共鳴,看完之後可以思考一些問題”。

  在劇中,少年艾倫的心理是有問題的,但精神病醫師也並非完美。“大夫也在通過這個孩子來反思自己,他後來覺得,這孩子沒有病,有病的恰恰是他自己,是周圍的人。”班讚坦言,這個劇就像一面鏡子,照著每個人的內心。

  作為一個以“馬”貫穿始終的話劇,如何表現“馬”的形象也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在以往的改編中,有的用人來演馬,有的用馬頭道具。而班讚表示,他們會用象徵的手法和演員的表演來表現馬,力求“演馬不見馬,但還要有馬”。

  這對演員來説,也是一個很大的挑戰。飾演艾倫的王佳駿表示,這需要演員有強大的信念感,在表演時,要對角色的心理依據和心路歷程非常清晰。“這就是我們的風格,通過實打實的表演來直擊人心,而非僅通過道具這些眼前的東西。”(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5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