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鄭永春再談科普:建設科技創新強國不能光有“尖刀隊”

2018年05月29日 14:56:00來源:科普中國網

  為什麼我對科普積極投入?

  首先,科普是意識形態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句話並不是我最先説的,在國家很多文件上都出現過。現在社會上科學的力量整體上比較強大,大家不會覺得怎麼樣。但如果社會整體上是反科學的,是偽科學的。那麼,這個社會肯定不能長久穩定地發展下去。“大師”王林、張悟本用綠豆和茄子治病、法輪功、宗教極端勢力等反科學的力量,就讓社會付出了很大的代價。所以,要從意識形態和國家治理的高度認識科普的重要性。只有把社會整體的科學素養提升上去,這個社會才能良性地發展下去。

  其次,科普是科技創新的基礎。以前,我們認為科學家的本職就是搞好科研。但如果到基層看看就會發現,我們國家科技成果的轉化率很低,很多中小型企業的科技含量還很低,原因就在於整個社會的科學基礎不夠紮實,許多企業沒有能力來承接我們的科學研究成果,科研成果和科技産品之間缺少對話渠道和合作橋梁,因而出現了斷層。一方面,科學家和科研機構有大量的研究成果。但另一方面,社會整體的科學素養還比較低,中間存在的斷層導致科技與經濟的脫節,科研成果轉化不出去,沒有轉化為經濟效益。科研團隊就像一支尖刀排,它的衝鋒能力是有限的。大部隊跟不上,整體上就形不成戰鬥力。所以,目前科技成果轉化得不好,特別是中西部地區和基層的科技創新乏力,與社會整體的科學素養偏低是分不開的。要努力提高全民特別是公務員、教師和青少年等重點人群的科學素養,為我們國家建設成為科技創新強國的奠定社會基礎。

  再次,積極倡導科學家的社會責任。國立科研機構的科研人員是職業科學家,但科學研究是納稅人資助的公益事業,科學家除了做好科研工作,有責任和義務回應社會關切,告訴他們科學家在做什麼?科學家為什麼要這麼做?這麼做對每一個普通人的未來工作和生活有什麼影響?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我們每個人都是社會的一份子,都應該為社會做貢獻。科學家也一樣,除了科研工作,每個科學家都有一份社會責任,目的是讓科學在社會上生根發芽,讓更多的人喜歡科學、感受到科學的樂趣,讓科學精神融入到大眾之中,這就是科學家的社會責任。為此,我們發起成立了青年科學家社會責任聯盟,目的是倡導青年科學家群體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努力促進科學與社會的深度融合,讓科學更好地造福社會。

  那我們應該如何做好科普?

  第一,做科普要心胸寬廣。科研工作要求嚴謹細緻,而科普工作要求通俗易懂,兩者的工作方法和手段存在很大差異。科學家懂“科”,但不懂“普”。很多科學家在公眾面前做科普時,沒有針對受眾的需求,沒有掌握方式方法。因為擔心出錯,所以大量採用術語和公式;因為擔心出錯,所以拒絕媒體採訪。這都是很不利於科學傳播的。科學家作為科學傳播的發球員,應該掌握“普”的方法,積極發聲,主動建言,對一些風言風語要心胸寬廣,一笑置之。只有科學的聲音越響亮,國家和社會才會越重視科學的發展。

  第二,科普要增加娛樂性和商業化的成分。科普的本質是文化,是帶有科學屬性的文化。板著臉説教的科普不可能被廣大人民群眾所接受。要讓公眾與科學的距離越來越近,越來越喜聞樂見,就必需引入娛樂手段,增加商業化的成分。當前,科學家要主動走向社會,讓公眾特別是青少年有機會接觸科學家,從而讓公眾覺得科學家其實沒有那麼遙遠,科學家並非整天板著臉,而是和我們一樣很幽默,很接地氣。科學就在我們身邊。因此,我們希望把文學、藝術、歷史等人文社會學內容與自然科學有機結合。從而讓科學不那麼枯燥無趣,讓科學的內涵更豐富。科學幾乎可以跟任何一個領域産生聯繫,發生連鎖的化學反應。因此,我希望積極倡導科學+,在社會生活的大多數領域中,努力融入科學的元素,發揮科學影響。

  第三,要規劃科普從業者的職業發展路徑。科普對國家發展十分重要,科學家是科普工作的重要源頭,但其實很多人都有能力做一些科普。比如:科技新聞的編寫需要媒體記者,科技翻譯需要外語專業的加入,科普作家可以參與科普書的出版,甚至大學生去邊遠地區支教等等。提升科學素養,對我們的人生道路和人生價值都會産生積極影響。因此,科普的形式十分豐富,科普從業者可以非常寬泛,並不是只有科學家才能夠做科普!但是,科普工作者的職業發展路徑並不明確,他們沒有專門的人才計劃,沒有每年發佈的科普基金可以申請項目,在職稱評定和科技獎勵、業績考核方面還沒有建立系統性的規章制度,導致科普從業者雖然滿腔熱血,但很難堅持下去。

  鄭永春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科普中國特聘專家

[責任編輯:吳怡]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5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