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辦保生大帝聖駕巡安文化節 傳承民俗文化
中新網廈門5月26日電 (記者 陳悅)一年一度的保生大帝聖駕巡安文化節26日在廈門海滄三都瑞青宮舉行,來自海峽兩岸的30多個表演方陣以及來自海內外的上萬名信眾匯聚一堂,共襄盛舉。
保生大帝在海峽兩岸以及東南亞一帶有眾多信眾,海滄三都瑞青宮始建於南宋乾道年間,供奉著廈門唯一一尊棕色臉保生大帝,是不少臺灣保生大帝宮廟以及東南亞地區保生大帝宮廟的祖廟。每年的保生大帝聖駕巡安文化節都吸引眾多兩岸和東南亞地區信眾前來參加。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一批一批的臺灣香客前來瑞青宮祈求平安,宮廟內還保存著他們贈送的花瓶、書籍以及書法作品。見證兩岸文緣和神緣。
專程前來參加活動的金門縣原縣長李炷烽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保生大帝信仰和保生大帝文化交流,讓兩岸民眾的感情“活絡起來”。他也期待,未來能有更多植根于中華文化的交流活動,促進兩岸民眾的心靈契合。
已持續多年的保生大帝聖駕巡安還日益成為閩南、潮汕等地民俗文化展示、傳承的平臺。今年的文化節吸引了火鼎公婆、拍胸舞、雜技龍隊、北管等閩南傳統民俗表演;也邀請廣東銅鑼鼓、布袋馬、汕頭蜈蚣舞等非遺項目也作為特邀團隊前來助陣;還繼續保留瑞青宮特有的(乩童)腮部穿劍等民俗特技表演。
作為海滄獨具特色的民間活動,蜈蚣閣在今年文化節上十分搶眼。蜈蚣閣由幾十節構成,每一節稱為一“閣”,兩名小孩坐在其中,由人力扛運。每年的文化節,瑞青宮附近居民都要製作幾十節的蜈蚣閣繞境巡安,對蜈蚣閣的保護和傳承做出了很大貢獻。今年文化節的蜈蚣閣更是由瑞青宮特別製作,與往年“龍頭龍尾”的蜈蚣閣造型有所不同,採用蜈蚣頭尾,堪稱真正的“蜈蚣閣”。
在當天文化節開幕式現場,廈門市海滄區三都蜈蚣閣傳習中心在瑞青宮正式揭牌,這也意味著瑞青宮將作為蜈蚣閣的一個重要傳習點繼續開展相關的傳承、展示活動。未來,瑞青宮還將結合廈門目前正在打造的滄江古鎮項目,規劃建設一個文化園區,園區不但包括蜈蚣閣傳習中心,還將設有文藝民俗表演區、多媒體展覽室、戲臺賞荷區等。(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