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方法、新公眾:痛的沉澱與超越”當代國際藝術展在寧舉辦
題為“新方法 新公眾:痛的沉澱與超越”的當代國際藝術展于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隆重開幕。同一主題的學術研討活動也在當日舉行。來自文化藝術界、博物館學界、歷史學界等領域的專家學者以及俄羅斯、德國、印度、巴基斯坦等十多個國家的留學生也出席了藝術展開幕式和學術研討活動。
這是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在本館內舉辦的首次當代國際藝術展。這一藝術展,契合了2018年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超級連接的博物館:新方法新公眾”,充分體現了博物館創新發展的理念,以新的形式不斷拓展觀眾群體並增強他們與博物館的聯繫。這次展覽用多國藝術家富有創新性的藝術表現力和感染力,讓本次當代藝術展超越國界、超越種族、超越文化。
本次當代國際藝術展,以來自不同國度藝術家獨特的藝術視角、藝術形式和藝術語言,關注由戰爭的殘暴造成的人類精神疼痛。已故以色列藝術家瑪納什·卡迪詩曼(Kadishman)是一位世界級的現代藝術大師。他創作的雕塑、繪畫作品和公共藝術品遍佈世界各地。這次展出的裝置藝術作品“秋之落葉”(Fallen Leaves)是卡迪詩曼的代表作品。這作品直面戰爭與殺戮,對戰爭殘暴造成的疼痛做出了特殊而深刻的表達。“秋之落葉”這件裝置藝術作品,由近千個張著嘴、睜著眼、面部猙獰的鐵片“金屬臉”組成。當參觀者走在這條鋪滿鐵片“金屬臉”的路上,腳下會發出吶喊一樣的迴響,讓人感到那些如秋日落葉般隕落的無辜生命。這一作品體現的沉重、冰冷,撞擊著人們的心靈。展覽中,還展出了卡迪詩曼的數幅珍貴油畫和一批手稿。
日本反戰人士、日本銘心會會長松岡環女士曾近百次來到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她與中國老師一起,組織中日兩國的學生們親手用白黏土製作。這件由一張張白色黏土面孔組成的作品名為“南京的悲傷”,在被記憶的同時也得到了某種程度的釋放。儘管表達的都是疼痛的臉龐,但是松岡環的白色黏土與卡迪詩曼的黑色金屬卻形成了鮮明的對照,殘暴造成的集體疼痛只有通過集體反思才能釋放。這誠如松岡環女士所説:我製作這些藝術作品,正是為了銘記戰爭的慘痛教訓,不忘南京大屠殺遇難者,守護來之不易的和平。
集“大學教師、研究者、策展人、藝術家”多重資質于一身的中國年輕藝術家孟舒為本次藝術展帶來了“白夜”和“守望·相助”兩組大型的吹制玻璃裝置藝術作品。共計140多件大小不一的手工吹制玻璃。造型各異、多變組合、色彩絢爛,象徵著人類“傷痛與撫慰”、“戰爭與和平”的複雜精神及靈魂世界。對於人類的殘酷戰爭,對於人類的戰爭傷痛,孟舒更有她獨到和深刻的認識。她曾花五年多時間完成了博士論文《現代文明的反思與人類心靈的撫慰——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的公共藝術研究》。在此理性思考的基礎上,她對於戰爭的傷痛,採取了更加積極的態度,透過當代性的藝術方式撫慰疼痛、頌揚和平。她用玻璃透明性的材料語言,努力創造出一個屬於藝術的精神世界。
在同日舉行的學術研討活動中,北京大學教授、美學家評論家彭鋒,廣州美術學院教授、著名美術史學家樊林,上海喜馬拉雅美術館副館長、著名策展人杜曦雲,上海當代藝術館副館長徐淩,南京藝術學院教授李立新等一批專家學者與藝術家、策展人就本次當代藝術展進行了“充分的對話”與“熱烈的討論”。雖然他們的學術角度,學術觀點不盡一致,但是,他們的發言較為集中地表現在以下的主要觀點上。他們認為,這次由以色列、日本、中國三位藝術家作品構成的當代國際藝術展,既是一種藝術領域的創新,更是一種藝術方式的組合。這種創新與組合,絕非只是三個國度藝術家獨具藝術理念的呈現和創作風格的張揚。這種創新與組合,其更深刻的意蘊在於:我們人類的發展要超越狹隘的意識,昇華至博大的人類的意識。正是從這一深刻題旨出發,這場在南京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舉行的藝術展,是一場相當重要的“藝術對話”,是一場跨國界、跨種族、跨文化“藝術對話”。這是藝術家們面對時代進步,面對人類發展,逐漸變得成熟、變得深刻的一次良好開端。
據悉,“新方法 新公眾:痛的沉澱與超越”當代國際藝術展覽將展至今年9月“國際和平日”之後。該展結束後,孟舒的作品還將應邀赴國外進行展出。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