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臨西發現唐、金時期古墓群 發掘出罕見壺牙床
中新網邢臺4月24日電 (張鵬翔 李鐵錘 方仁坤)河北省邢臺市臨西縣文保所24日透露,近日,考古人員在臨西縣尖冢鎮境內的躍進渠河底及河坡處發掘出一磚質結構的古墓群。經考古人員初步清理,出土了壺牙床、五銖錢、銀簪、瓷器,漆器等隨葬物品,其中壺牙床保存比較完整。臨西縣文保所所長張霞表示,壺牙床的出土在全國也比較罕見,專家對其鑒定正在進行之中。目前,考古人員正對古墓群的文物展開清理、修復工作。
據了解,此處古墓群是臨西縣龍潭村村民在渠道內維修引水管道時發現的。隨後,知情群眾立即上報到臨西縣文保所,經省市文保部門同意,由臨西縣文保所負責對古墓群進行搶救性發掘。
據張霞介紹,該古墓群為四個古墓,三個圓形墓,一個方形墓。經考古人員對墓室構造、地層、磚質及出土物品進行初步認定,這一古墓群為唐代和金代墓葬。其中,金代方形墓葬一座,唐代圓形墓葬三座,均為夫妻合葬墓。因為長期受到河水浸泡,四座墓葬均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其中,一號金代墓葬規制較高,面積較大,長3.80米,寬3.33米,墓葬內的磚壁上可見殘存的壁畫;四號唐代墓葬保存較為完整,為倣木結構形制,造型精緻,設計精巧,雖然經歷了1000多年的地殼變化,墓葬頂部沒有塌陷,整體結構沒有變形。從該墓葬出土的水盂、瓷器、銅鏡、鐵釜等隨葬物品來看,男墓主人生前是一位文人,女墓主人出身高貴。其中,在墓中出土的壺牙床,保存比較完整,在全國也比較罕見,專家正對其進行鑒定中。
河北省歷史文化研究學者楊遵義介紹,此次發掘的古墓群位於當地隋唐運河故道的東岸,緊鄰傳統武術“臨清潭腿”的發源地龍潭寺,屬於唐代官方墓地。出土的隨葬物品充分印證了臨西縣作為當時隋唐運河沿途重鎮“臨清古城”治所所在地,經濟社會發展的繁榮情況。同時,墓葬的排列次序,形制樣式,為研究唐代的歷史文化、喪葬制度、墓葬結構及家族墓地特點提供了重要資料。
目前,古墓群的文物清理及後續整理、修復工作還在進行中。(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