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北京文化消費結構得到優化 迎來井噴期

2018年02月07日 14:05:00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北京2月6日電(記者 張漫子)“2017年,北京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娛樂消費支出達3917元,在消費支出構成中佔比10.5%,位居全市服務性消費前三。”北京市委宣傳部副部長余俊生5日在第五屆北京惠民文化消費季總結會上說。

  從“故宮跑”,到人藝話劇《窩頭會館》的一票難求,再到中國美術館門前排起的長隊,足見居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與文化消費市場的潛力。5年間,北京居民文化消費的時間、頻次、支出、類型均實現顯著增長。文化供給質量得到優化,新型文化業態涌現,多層次文化消費市場迎來井噴期。

  近年來,北京市通過出臺專項政策、舉辦係列活動、拓展空間領域、進行消費補貼等舉措,激發了市場活力,實現了“市民叫好,市場看好”的雙贏局面。

  北京市文資辦主任趙磊介紹,作為北京文化消費促進工作的抓手,第五屆惠民文化消費季實現直接消費金額162.1億元,惠民金額10.3億元,不僅提升了展覽、閱讀、文藝演出等傳統文化活動的內容質量,更拓展了新的文化融合業態與文化消費模式,形成了文化消費的新格局。

  在優化文化消費結構方面,北京將均等化、普惠性的文化服務與差異化、發展型、智能型的文化消費相結合,文化活動中既有傳統文化精品,也應用了前沿的數字技術,既有本土京味元素,也不乏國際化的潮流風尚。

  在拓展文化消費業態方面,中關村數字文化節、中國馬術巡回賽的舉辦,短池遊泳世界杯係列賽、音樂劇《修女也瘋狂》的引進等,深化了文化與科技、旅遊、體育等領域的融合。

  在提升文化消費空間方面,北京攜手10大文創園區、5大特色小鎮、40余個學校社區,打造了一批兼具藝術外觀、文化內涵、創意生態的一站式文化消費綜合體,推動文化消費融入城市肌理。

  “可以說,文化產業和文化消費,供需兩端齊頭並進,已成為驅動首都經濟轉方式、調結構的先導力量。”余俊生說。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于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係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