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非遺、文物 傳統文化成2017年最大"網紅"
2017年,傳統文化熱席捲影視、綜藝、圖書出版、教育等各行各業。
火爆電視熒屏的《中國詩詞大會》,讓人們重新撿起書本,加入吟咏背誦的大軍;非物質文化遺産及傳承人經由《百心百匠》《了不起的匠人》等紀錄片得以廣泛傳播;國家級文物借文博探索節目《國家寶藏》變身新晉“網紅”……這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以極具創意的形式、年輕化的表達,真正融入人們的生活,浸潤大眾的心靈。
與此同時,今年1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正式公佈,這是第一次以中央文件形式專題闡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作。意見強調,把優秀傳統文化貫穿國民教育始終、滋養文藝創作、融入生産生活。
業界認為,傳統文化再度大熱,從“活”起來到“火”起來,既體現了文化自信,也證明發揚光大傳統文化越來越成為國人的一種自覺意識。本期文化週刊,南方日報記者以關鍵詞的形式,盤點2017年文化新聞熱門事件,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那些曾經刷屏的“爆款”之作。
關鍵詞
詩詞+朗讀
“00後”成經典文學傳承“鐵桿粉絲”
2017年新年伊始,《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在央視播出後,很快以超出預期的熱度迅速在電視螢幕和社交網路走紅,為“傳統文化熱”開了一個好頭。站到最後的16歲中學生武亦姝更讓人們看到,“00後”已成為古典詩詞傳承的“新生力量”。
“希望人們在喧鬧的娛樂性綜藝之後能回歸優秀傳統文化的支撐,回歸詩歌的國度。”談及策劃意圖,《中國詩詞大會》主策劃姚喜雙表示,“我們將節目定義為‘詩詞大會’,而不是‘詩詞大賽’,正是希望淡化比賽,突出交流、溝通、融合的意涵,增進全社會成員間文化交流。”
在此之後,東方衛視的《詩書中華》,浙江衛視的《向上吧!詩詞》,河北衛視的《中華好詩詞》,從詩詞拓展到閱讀傳統文化經典的《朗讀者》《閱讀·閱美》……一波詩詞、朗讀類綜藝節目接踵而至,用現代傳播的方式,以達到雅俗共賞的效果。這些文化類綜藝被譽為“電視界的一股清流”。
通過梳理這些節目,不難發現一些共通的規律:製作者將詩歌或名篇與媒體、文化、新技術有機結合,並借助大批流量明星和名人來增加節目的影響力。業內人士認為,這些電視人探索出了一條可供借鑒的傳統文化展演、教育、傳承和創新之路,是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有益示範。
熱潮之下,也有專家表達了擔憂,認為“詩詞、閱讀類文化綜藝扎堆開工,越來越多性質雷同的文化綜藝霸佔熒屏,難免會讓觀眾審美疲勞”。對此,《中國詩詞大會》節目點評嘉賓康震認為:“社會大眾原以為傳統文化走下坡,現代人語言變得直白粗鄙,但節目卻讓觀眾看到一群熱愛詩詞且懂詩詞的選手。這不僅重啟了人們對文學的興趣,也喚起了人們對文化的自信。”
借助節目的高收視率,相關圖書將文化綜藝節目的視聽感,轉化為情感和思維並重的閱讀感,亦激起了讀者廣泛的閱讀熱情。中華書局的《中國詩詞大會》出版後受到讀者極大關注,一年來銷量四五十萬冊,而上海古籍出版社的《唐詩三百首新注》等經典選注本一再脫銷。《思無邪:詩經名物圖解》《詩的八堂課》《中華文化簡明讀本》等傳統文化圖書陸續閃亮登場,各類詩詞文化日曆銷量喜人,令越來越多的“90後”“00後”成為傳統文化的“鐵桿粉絲”。
除此之外,“詩詞大會”相關的手機遊戲也一度成為熱門,“詩詞大會50句挑戰”“挑戰古詩詞”等闖關遊戲迅速流行開來。不僅如此,2017年高考全國1卷還以《中國詩詞大會》為素材命制了試題。2017年9月起,全國中小學校語文教材採用新版本,古詩文篇目大幅增加,教育部在官網上公佈的《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對學生學習傳統文化作出了明確要求。
種種跡象顯示,傳統文化經典正借助不同的平臺載體,以各類別出心裁、“潤物細無聲”的方式,讓那些千百年來傳誦不絕的“詩意”在現代人的內心深處紮根生長。
關鍵詞
非遺紀錄片+網路直播
40萬人圍觀面塑直播,“匠人精神”備受推崇
從2001年崑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到2016年“二十四節氣”的申遺成功,目前中國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遺名錄項目已達39個,位居世界第一。
在古典詩詞借助大眾媒介重新升溫的同時,《百心百匠》《尋找手藝》《了不起的匠人》等各類紀錄片以創新形式記錄了漆器、蜀錦、古紙等東方傳統技藝的製作過程,為非遺注入匠心傳承的內涵。《了不起的匠人》第二季更讓匠人與設計師一同腦洞大開,打造貼合內容的手工藝産品,還借助視頻播放平臺“邊看邊買”功能,讓消費者可以邊看節目邊購買匠人手作産品。
國家級非遺項目徽州漆器髹飾技藝傳承人甘而可説:“作為匠人,我們該做的事情就是把我們祖國留下那種豐富的文化遺産,那種了不起的工藝、那種手藝認認真真地傳承下去。匠人很渺小,但是有匠人精神的人很偉大。”這成為許多觀眾的一致心聲。
不僅如此,許多非物質文化遺産另辟蹊徑,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網路直播、全景VR展示、H5傳播、無人機航拍等移動端傳播渠道和新興方式,借助網際網路+的力量,向大眾展示非遺進行“傳統活化,設計轉化,生活美化”的傳承之路。
今年9月,由中央網信辦協同文化部聯合主辦的“喜迎十九大·文脈頌中華”非物質文化遺産大型網路傳播活動遍佈全國。其中,由廣東省文化廳、廣東省網信辦主辦,廣東省振興傳統工藝工作站具體執行的大型非遺類網路傳播系列活動“家國同慶人月圓——廣東省振興傳統工藝工作站系列活動”在廣州289藝術園區嶺南活力非遺藝術館舉行。
活動舉辦期間,由林帝浣創作的“二十四節氣”水墨畫,把中國人祖祖輩輩的生活智慧和四季流轉的詩意,在紙上表現得淋漓盡致,令不少觀眾為之駐足;在一場關於西關打銅的非遺網路直播活動中,西關打銅傳承人蘇英敏讓數萬網友親眼見識了“手打”銅器的魅力及其巨大的收藏潛力。
“忽然一夜清香發,散作乾坤萬里春。”多個網際網路直播平臺推出非遺特色直播,為眾多擁有傳統文化技能的“民間高手”提供了一個全新的展現技藝、實現夢想的廣闊舞臺。今年5月,YY直播首次上線非物質文明遺産項目——面塑的直播,就獲得了40余萬網友的圍觀。截至目前,該頻道已經入駐近200余名主播,日活躍用戶數量達到百萬級。部分眾籌平臺發起非遺産品眾籌,讓一些被冷落、被忽視的非遺技藝散發出全新的時代魅力。
湖南、山西等推出“舌尖上的非遺”活動,以當地飲食文化和非遺美食為靈感和素材,吸引了各方關注。湘繡、桃源刺繡和苗族銀飾等具有湖湘特色的非遺項目被運用在時尚設計中,向年輕人傳遞中國傳統文化和審美意趣。廣州也出現了不少融合非遺元素與時尚設計的作品,如“炭燒老廣”系列漫畫把廣州傳統文化帶入“二次元世界”,向公眾詮釋“非遺走進現代生活”的生活理念,深受年輕人的歡迎。
關鍵詞
文物國寶+表情包
從“説話”到“賣萌”,塵封古董玩轉社交網路
近年來中國的文化自信日益增強,從不斷涌現的“爆款”文物類影視作品就能窺見一二。2016年的《我在故宮修文物》深受年輕人喜愛,最近央視開播的《國家寶藏》帶來了九大國家級博物館(院)的“國寶秀”,成為社交網路的熱點話題。
《國家寶藏》有多火?朋友圈裏四處可見有人對其點讚,一向苛刻的豆瓣網友打出了9分以上的高分,被稱為中國版的“博物館奇妙夜”。
業內人士分析,這檔節目之所以能成功,既緣于其繼承央視在文化類節目積累的經驗,還得益於節目勇於創新,打破了傳統文化節目的固有思路。例如採取“小劇場”表演的綜藝外殼外加紀錄片的電視語言,“演活了”文物背後的故事,並大膽啟用“自帶流量”的當紅明星,臺詞中還不乏網路流行語。當文化底蘊深厚的文物與酷炫的表達方式真正産生了“化學反應”,贏得如潮好評,也足見大眾對優秀傳統文化的渴求。
“不創新,沒有一家博物館的大門能夠開得下去”,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曾這樣斷言。近年來,從“宮廷娃娃”到“朝珠耳機”,以“萌”為設計理念的故宮文創産品,一經推出就受到了人們的青睞;而《國家寶藏》也放下高冷姿態,以“接地氣”的娛樂方式,試圖和觀眾産生情感連接,節目中,乾隆的“釉彩大瓶”和“農家樂審美”,黃公望吐槽“辣眼睛”等笑料迭出,眾多網友還樂此不疲地為節目製作了大批“表情包”,在社交網路上火速風行開來。
另一方面,科技給人們接觸傳統文化的方式、渠道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近日故宮、騰訊共同主辦的數字文化藝術展在故宮上演,沉浸式3D投影螢幕、虛擬現實、時尚換裝手機遊戲等一系列新技術呈現的傳統文化內容,讓觀眾看到了不一樣的故宮,也為故宮為代表的中國傳統文化吸引了大批“95後”“00後”粉絲。最近的消息,國家文物局與騰訊、網易、百度簽署合作協議,通過觀念創新、技術創新和模式創新,加快推進網際網路與文物資源的跨界融合。
文物線上上的火爆,延伸到線下的積極反饋。以《國家寶藏》為例,據相關統計數據,節目開播後,通過“博物館”搜索國內旅遊産品的數據驟然上升了50%,尤其受到學生和家長的歡迎。
正如一位業內人士所説,“對傳統文化最好的保護和傳承方式是讓它重新回到我們的生活,特別是年輕人的日常生活。”令人欣慰的是,博物館也在與時俱進,以創新的方式解讀文物背後的故事,而在與觀眾的磨合中,它們似乎找到了與年輕人“融為一體”的全新方式,成為自帶流量的資源富礦。(記者 陶明霞 駐京記者 劉長欣)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