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泥河灣盆地馬圈溝遺址取得新發現

2018年01月19日 10:45:00來源:中國新聞網

 

  被譽為“東方人類的故鄉”的泥河灣盆地又有考古新發現。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史前考古研究室泥河灣馬圈溝遺址考古隊項目負責人王法崗18日透露,他們在泥河灣盆地內層位最低、時代最早的一處舊石器時代早期遺址——馬圈溝遺址內發現石製品792件、動物化石1573件。石製品特點鮮明,具有明顯的進步性,可能代表了泥河灣盆地早更新世的第一次石器技術革命,為認識中國北方早更新世石器技術具有重要價值。此次發掘進一步完善了早更新世古人類演化的文化序列。

  當日,河北省文物研究所2017年考古業務彙報會舉行,王法崗在會上做出上述介紹。據悉,此次發掘總深度16.45米,共發現四個文化層,第一至第三文化層為新發現文化層,但發現文化遺物有限。第四文化層為主文化層,文化遺物豐富。

  石製品以第四文化層數量最多,對文化面貌反應全面,且較精緻。類型包括石核、石片、刮削器等。石核、石片特徵非常明顯,刮削器為主要的器形。與更早的馬圈溝其他文化層相比,這些石製品具有明顯的進步性。第四文化層層位與半山遺址相同,根據古地磁測年,其時代為132萬年。

  馬圈溝遺址位於河北省張家口市陽原縣大田洼鄉岑家灣村西南1500米處的馬圈溝南端,王法崗表示,該遺址的發掘進一步延伸了馬圈溝遺址古人類遺存的序列,把馬圈溝剖面人類活動的文化層增加至15個,時代延伸至120萬年左右,進一步豐富了文化序列,證明古人類在泥河灣盆地演化具有很強的連續性。

  此次野外發掘工作自2017年5月開展,目前已完成野外工作,正在開展文化遺址的整理工作。

  馬圈溝遺址最早發現于1992年。1993年進行第一次發掘,發現第一文化層,時代為155萬年。2001-2005年、2014年、2016年連續進行發掘。依古地磁測年結果,時代在176萬年至132萬年之間,基本建立起泥河灣盆地早更新世古人類演化的文化序列。

  泥河灣遺址群是世界最早的人類發源地之一,分佈在河北陽原縣桑幹河兩岸,因具有國際地質考古界公認的第四紀標準地層、豐富的哺乳動物化石和人類舊石器遺跡而聞名於世,是能與東非奧杜威峽谷媲美、對“非洲單一起源論”提出挑戰的世界古人類文化寶庫。(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5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