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總票房559億高品質作品受捧 2017中國電影成績喜人

2018年01月08日 08:39:00來源:光明日報

  ■總票房559億元 ■高品質作品受青睞

  2017中國電影成績喜人

  本報記者 牛夢笛 本報通訊員 李倩

  2016年,中國電影的增長不如預期。經過了一年的發展和調整之後,2017年,中國電影的增速步入理性軌道。據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發佈的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電影總票房為559.11億元,同比增長13.45%。國産電影票房301.04億元,佔票房總額的53.84%;票房過億元影片92部,其中國産電影51部;城市院線觀影16.2億人次,同比增長18.08%。

  2017年,除《戰狼2》外,《羞羞的鐵拳》《功夫瑜伽》《西遊伏妖篇》《芳華》和《乘風破浪》的票房也都過了10億,使得票房“10億俱樂部”再度擴容,數量達到15部,同比2016年增長近七成。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票房的增長離不開電影創作數量和品質的不斷提高。”在中國電影全面産業化的第16個年頭,電影市場實現高速增長,也漸趨成熟。

  票房與口碑成正比

  2002年,全國銀幕數不足2000塊。到2017年,全國銀幕總數達50776塊。影院和銀幕數的快速增長,為觀眾的觀影需求提供了堅實的硬體基礎。

  在2017年的電影市場中,除喜劇片和愛情片之外,主流電影同樣受到觀眾追捧。既有緬懷歷史、感召當下的《血戰湘江》,又有首部展現中國現代空軍實力的空戰大片《空天獵》,更有以利比亞撤僑為原型創作的彰顯中國氣魄和中國力量的《戰狼2》。“主流電影取得的巨大突破,在於對觀眾需求的精準把握,以講故事的方式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潛移默化地融入電影之中,觸及觀眾的心靈,引發他們的思考和共鳴。”華誼兄弟副總裁、華誼兄弟影業總經理葉寧説。

  一些小眾電影也取得了超乎市場預期的突破,反映日軍侵華戰爭中中國倖存“慰安婦”的長篇紀錄片《二十二》以1.7億元打破內地紀錄片票房紀錄。這表明,通過恰當的藝術表現形式,有真實歷史感的創作是能夠打動觀眾的。“觀眾的包容度越來越大,國産電影類型有了更多發揮的餘地和藝術施展的空間,可以不斷滿足觀眾對電影多樣性的審美需求。”清華大學教授尹鴻説。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80後、90後甚至00後成為觀影的主要群體,電影觀眾的年輕化趨勢日益凸顯,來自三四線城市的“小鎮青年”日益成為電影市場的消費主力。他們生活壓力較小,有更多休閒時間,更偏愛國産電影。據貓眼電影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8月31日,《戰狼2》在全國共獲得55.04億元的票房,其中三四線城市的觀眾貢獻了41%的票房份額。《戰狼2》票房的巨大成功,讓我們看到了“小鎮青年”這一崛起的消費力量,他們將是未來電影市場拓展的重要消費群體。

  欣喜與憂慮並存

  “經過16年的發展,中國電影全年票房從2002年的不到10億元,躍升到如今的559億元,取得了突破性的發展和長足的進步,這表明國産電影有了更強的競爭力和話語權。”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副局長張宏森告訴記者。

  電影市場取得的良好成績值得欣喜,但中國電影發展不均衡的問題仍然存在。

  2017年國産電影排名前兩位的是《戰狼2》和《羞羞的鐵拳》,佔國産電影總票房的30%。雖説“頭部效應”明顯,提振了整個市場,但“頭部電影”票房佔比如此之高,電影市場對“爆款”的依賴性很大值得警惕。2017年,如果沒有《戰狼2》的出現,電影總票房能否突破550億元還是未知數。另外,不少已經上映的國産片票房只有幾千元,甚至幾百元。比如《故鄉面·參花情》票房收入169元,《嘻哈英熊》票房收入255元,《商界》票房收入3311元,票房差距懸殊可見今年電影的品質參差不齊,票房結構嚴重不平衡。

  與此同時,國産電影在海外的傳播情況也值得關注。截至目前,《戰狼2》已在全球16個國家和地區超過50個城市的40個院線、300多塊大銀幕上映,海外總票房達485萬美元。2017年,國産電影海外票房和銷售收入42.53億元,同比增長11.19%。外國觀眾對中國電影的需求很強烈,導演徐崢對此深有感觸:“中國電影票房突破550億元,我非常振奮。但興奮之餘,我們千萬不要忽略那些喜歡看中國電影的外國觀眾,中國電影是否可以更多地去爭取到外國觀眾,是一個值得中國電影人思考的問題。”

  因此,雖然2017年中國電影總票房達559億元,但欣喜與憂慮並存,挑戰與機遇並存。

  創作與品質相輔相成

  “2017年電影票房的增速,體現了基本面的向好,票房的增長是實際的增長,這將凝聚起內容生産的全面繁榮,未來幾年將看到一大批優質新影片的出現,中國電影市場的潛力毫無疑問是巨大的。”博納影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于冬説。

  在2017年的中國電影市場中,創作與品質相輔相成。以前自帶光環的IP效應逐漸失靈,創作逐漸趨於理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鮫珠傳》等延續“大IP+流量明星”模式的作品票房大不如前,而像《戰狼2》《血戰湘江》等一批精耕細作、彰顯工匠精神的新主流電影卻贏得了觀眾的一致好評。2017年,明星和流量不再是票房的“不二法寶”,觀眾的消費日益理性,不再願意為低品質作品買單,關注焦點更多回歸到影片的品質本身。

  市場風向的變化帶動了電影人的轉型,越來越多的電影創作者將心思花在了如何提高電影品質上。一批電影人繼續發揚銳意進取的工匠精神,滿懷誠意之心投入到電影創作中,用高品質的電影回饋觀眾。《空天獵》導演李晨説:“電影《空天獵》整體拍攝週期長達一年,我們去了12個省份,還去了哈薩克,總行程長達33405公里。由於空軍題材電影沒有現成的模式作為參考,因此就通過各種渠道反覆學習斟酌,自己去開發軟體、開發模擬艙,力求給觀眾上乘的視覺體驗。”《血戰湘江》導演陳力透露:“《血戰湘江》全部採用實景拍攝,動用兵力7600余人次、群眾演員3.5萬餘人次,使用炸藥逾兩噸、油料逾80噸,每天安排4台機器在現場佈置炸點,大家表現出了高度的敬業精神,力求真實還原當年的湘江血戰。”

  559億元票房代表了中國電影近年來取得的成就,但中國電影仍有巨大潛力可挖。未來,中國電影應繼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用高品質的作品積極傳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從而解決電影發展不平衡不充分與人民群眾對高品質電影的需要之間的矛盾。

  (本報記者 牛夢笛 本報通訊員 李倩)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5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