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六百年窯火傳承不斷 蘇州禦窯以古法重制金磚

2017年11月01日 08:55:00來源:中新網

  30日,蘇州相城區的禦窯遺址園(蘇州禦窯金磚博物館)內舉行了一場隆重的禦窯金磚古法重制點火儀式。眾人祭天地、拜窯神,隨後投火入窯膛,重現六百年前古法燒制金磚時的場景。

  所謂“金磚”,是指規格為二尺二、二尺、一尺七見方的大方磚。陸墓禦窯窯場,因當地獨特的黃泥粘土,燒制出的金磚尤為優質,受到明清時期歷代帝王的青睞,並被賜予“禦窯”之名。

  陸墓地區燒制磚瓦歷史悠久,在唐、宋時已成規模,宋代詩人万俟紹之在《陸墓寺》詩中描述稱:“塘水清環寺,窰煙黑翳天”。明清時,紫禁城所需磚塊,均由蘇州府陸墓窯場“奉旨成造”,然後由京杭大運河運抵北京。鼎盛時,當地有七十多只窯灶燒制御用金磚。

  然而,由於時代變遷,陸墓禦窯窯場慢慢停止了金磚的燒造,轉為以燒造民用産品為主,金磚製作技藝也漸漸失傳。2006年5月,禦窯金磚製作技藝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遺保護名錄,同年7月,“禦窯遺址”被公佈為江蘇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13年起,金磚製作技藝的傳承人金梅泉、金瑾父女倆,在北京故宮博物院及地方政府的支援和幫助下,啟動了“重制禦窯古金磚,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産”工程。經過反覆試驗總結,父女倆終於成功掌握了明清古法制坯及燒制的技藝,各項數據上已經接近,甚至超過了明清古金磚的同類數值,重新點燃了有六百多年曆史的禦窯窯火。

  在當天的儀式上,眾人按傳統禮俗祭拜天地、窯神。隨後由金梅泉、金瑾父女及燒窯大師傅周鶴林一道身穿傳統服裝,手擎火把,點燃後投入窯膛按古法重制金磚。根據計劃,六百多塊磚坯將經過130天歷練,最終煉成一方方“敲之有聲、斷之無孔、潤如墨玉”的金磚。(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5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