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鬱達夫作品改編人文新淮劇《半紙春光》北京上演

2017年10月25日 10:24:00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10月24日電 (記者 高凱)取材鬱達夫先生兩則短篇小説《春風沉醉的晚上》和《薄奠》金秋十月的人文新淮劇《半紙春光》日前在北京長安大戲院登臺。

  《半紙春光》取材于鬱達夫先生的兩則短篇小説《春風沉醉的晚上》和《薄奠》——《春風沉醉的晚上》是中國現代文學中第一部表現工人生活的作品,是“五四”優秀短篇小説園地中的一朵奇葩;《薄奠》是以北平人力車夫為題材的新文學作品中最完整、最生動的一篇。這兩篇小説刻畫了底層勞動者的美好高貴人性。

  《半紙春光》講述了慕容望塵是一位生活無著、窮困潦倒的落魄知識分子,租住進了窄小而破舊的貧民窟弄堂“德華里”,遇到了同樣被生活壓迫的煙廠女工陳二妹、黃包車夫李三一家、房東老朱等貧民百姓。由於有著共同的生活處境,他們相識後從相互同情,發展到相互關懷、體貼。尤為難能可貴的是,他們雖然生活在社會最底層,卻擁有純潔美好的心靈、對未來生活不低頭的抗爭精神以及對美好和光明的憧憬和嚮往。

  該劇由國家一級編劇管燕草擔任編劇,上海昆劇團新銳導演俞鰻文執導,上海淮劇團優秀青年演員陸曉龍、陳麗娟擔綱主演。

  著名評論家毛時安認為,“該劇講述了底層的愛情故事,展現了高貴的藝術品相。”

  著名學者陳思和指出,“海派文化有兩個傳統:一個是繁華與糜爛同體共生,另一個是現代工業發展中工人力量的生長,缺失工人命運的海派文化是不完整的,而海派文學中工業題材的起點可以追溯到小説《春風沉醉的晚上》。無疑,淮劇《半紙春光》的創作意義是重大的,它聚焦于淮劇劇種所最擅長的底層普通工人的生活、命運和落魄小知識分子的生存狀態。”

  該劇編劇管燕草24日接受本網記者採訪表示,“將鬱達夫先生的經典小説《春風沉醉的晚上》與《薄奠》搬上戲曲舞臺、改成淮劇的想法已有好幾年了,完全是出於對於原著小説的偏愛,偏愛小説的那股淡淡的文學味道和耐人咀嚼、無窮回味的意韻。”

  她表示,“在很多人的心中,淮劇就是一個很草根的劇種,因為太接地氣而根本無法承載鬱達夫小説的文學追求,淮劇適合的是表現趙五娘、秦香蓮等等的市井作品。然而我認為這種看法對淮劇來説是片面的。在淮劇劇種進入上海110週年的歷程中,我始終有一個遺憾,那就是除卻古裝戲以外,竟然沒有一部滲透著人文積澱的現代戲,更沒有一部去表現弄堂生活的淮劇,但其實上海弄堂的居民蘇北籍佔到很大的比例,淮劇理所應當地參與到講述上海故事中來。

  對於本劇劇名,管燕草説:“《半紙春光》四個字——弄堂裏的春光,男女主角對彼此意味著的不同春光,乃至人生的春光,當下興奮之極,我將這部淮劇定名為人文新淮劇《半紙春光》。”(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5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