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劇化的國産罪案劇終於開始內外兼修了
上周,兩部高分國産罪案網劇《白夜追兇》和《無證之罪》迎來了收官。相比臺播劇《那年花開月正圓》的高開低走,兩部開播時波瀾不驚的網劇,卻引發了觀眾的一片叫好:優酷的《白夜追兇》截至收官豆瓣評分高達9.1分,愛奇藝的《無證之罪》則是8.3分。兩部罪案劇,共同的特點是,劇情紮實加製作精良,極具美劇化的質感,堪稱內外兼修。
國産罪案劇,此前不乏《重案六組》這樣的精品,但如果《重案六組》放在今天播出,恐怕無法激起太大的波瀾。因為“就案説案”的套路,做得再好也無法跳出案件的窠臼,這當然無法令當下被高品質美劇英劇等養刁嘴的觀眾滿意。其實,去年的《法醫秦明》《余罪》等罪案劇已經令人眼前一亮,只是在劇情、道具等很多方面還顯得粗糙,今年《白夜追兇》和《無證之罪》的同臺競技意味著:網劇不再是拼套路了,接下來拼的是審美。
幾乎同時播出的《白夜追兇》和《無證之罪》,質感十足的直接原因是製作成本的上升。成本的增加帶給製作上的提升是方方面面的,《白夜追兇》開頭的一個7分鐘長鏡頭,9個人足足拍了一整天,時間成本、人員成本的消耗,沒有強力的資金支援顯然是不行的。《無證之罪》找來了諸如秦昊、鄧家佳、姚櫓等演員陣容,被稱為“電影般的演員陣容”,也需要成本保障。優酷和愛奇藝角力越狠,越是觀眾之福。
資金充足帶來的是鏡頭語言的講究、道具製作的精良這些技術上的改觀,而讓一部劇徹底改變氣質的,其實是用劇情深挖人物的複雜性。在這點上,《白夜追兇》和《無證之罪》各有韆鞦。前者在傳統的破案推理過程中加入了主角的自我拯救,試圖向大家傳達一個多元的視角,這個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而後者則聚焦單一案件的破獲過程,著重刻畫不同的小人物群像。
一個巧合是,兩部劇的導演都是年輕的85後。《白夜追兇》導演王偉今年29歲,此前在導演五百的團隊擔任B組導演;《無證之罪》導演呂行同樣年輕,他和他的製作團隊的大部分人都在2009年畢業于北京電影學院。但光有年輕人的衝勁當然不夠,《白夜追兇》監製五百曾執導了網劇《心理罪》,在罪案類型劇拍攝上經驗豐富,而《無證之罪》的背後則是韓三平團隊。年輕人負責製作,有經驗的團隊負責主體方向把關,為作品做了全方位的保障。
《白夜追兇》和《無證之罪》的成功,是不是意味著國産罪案劇的春天到了,目前下結論為時尚早。在電視劇行業,一個題材一旦被引爆,就會吸引更多的投資與業內人士的參與,但是,優質劇本、精良製作、優秀表演三位一體,才是確保一部劇被觀眾認可的前提。從這個意義上説,國産罪案劇的匠人之路,才剛邁出一小步。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