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傳統文化非遺

蒙古族長調民歌

2013年08月28日 11:08:19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圖片來源於網路

    蒙古族長調蒙古語稱“烏日圖道”,意即長歌,它的特點為字少腔長、高亢悠遠、舒緩自由,宜於敘事,又長于抒情;歌詞一般為上、下各兩句,內容絕大多數是描寫草原、駿馬、駱駝、牛羊、藍天、白雲、江河、湖泊等。

  蒙古族長調以鮮明的遊牧文化特徵和獨特的演唱形式講述著蒙古民族對歷史文化、人文習俗、道德、哲學和藝術的感悟,所以被稱為“草原音樂活化石”。2005年11月25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巴黎總部宣佈了第三批“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産代表作”,中國、蒙古國聯合申報的“蒙古族長調民歌” 榮列榜中。

  長調旋律悠長舒緩、意境開闊、聲多詞少、氣息綿長,旋律極富裝飾性(如前倚音、後倚音、滑音、回音等),尤以“諾古拉”(蒙古語音譯,波折音或裝飾音)演唱方式所形成的華彩唱法最具特色。

  同時,蒙古族長調民歌也是一種跨境分佈的文化,中國的內蒙古自治區和蒙古國是蒙古族長調民歌最主要的文化分佈區。中蒙兩國聯合申遺的成功,足以顯現蒙古族長調民歌作為一種文化遺産其不可估量的藝術性及世界性的價值。

  中國和蒙古國共同將“蒙古族長調民歌”成功申報為“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産代表作”。在未來的10年裏,兩國將在蒙古族長調民歌保護方面進行合作,共同協調採取保護措施,把保護工作做得更好。

[責任編輯:馬小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