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位臺灣大學生在昆體驗古韻崑曲

2018年08月02日 14:52:00來源:昆山市臺辦

  江蘇省臺辦政府網站8月2日訊 近日,在昆實習的106位臺灣大學生利用業餘時間來昆山文化藝術中心大劇院,體驗昆山獨特的崑曲文化。 

  《牡丹亭》是崑曲經典曲目,它講述了杜麗娘與柳夢梅的愛情故事,體現了青年男女對自由愛情生活的追求。本次演出的崑曲校園傳承版《牡丹亭》,演員和樂隊都由業餘大學生們組成為傳統文化注入了滿滿青春活力也讓臺下的臺灣大學生們感受到了崑曲現代與傳統相融合的魅力 

  原來崑曲也可以很浪漫。”臺灣育達科大張濂宇這樣表示。“很早有聽説崑曲是百戲之祖,來到昆山後就更想要到現場聽聽看。通過今天的演出看到了崑曲的人物形象十分豐富,用細膩的表演和優美的舞姿演繹這段愛情故事,極具戲劇的張力。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驚夢”那一折,在杜麗娘的夢境中,一支柳葉,幾句對答,一段美好的愛情在兩人心中生根發芽。原來崑曲也可以如此浪漫。 

  而臺灣中國文化大學的王咏萱的關注點則更偏向於傳統文化方面,她説,“方言與古文相融合的崑曲有些晦澀難懂,卻讓我大開眼界。舞臺上場景的不斷變換,多個演員輪番帶來的精彩表演,雖然是一場大型演出,但是細節都做的很到位,從演員的服裝到道具擺放都在詮釋著崑曲的美。在當代流行趨勢下,很多傳統文化正在消失和淡化,但看到崑曲在昆山這麼受歡迎,自己也很開心,希望在臺灣也可以看到這麼棒的表演。 

  另一位臺灣育達科大的同學李相儒最後總結稱,崑曲是“美麗又讓人感動的藝術”。“來昆山後有幸聽過一位老師的崑曲課程,才對崑曲略知一二,今天現場觀看後,深深的被這場愛情故事所吸引,尤其是杜麗娘動聽婉轉的唱腔,一下就把我帶入到那個情境中去了。校園傳承版的《牡丹亭》讓我看到了崑曲在年輕人身上的傳承與創新。聽説現在海峽兩岸也在合作發揚崑曲,希望未來能夠看到更加不一樣的崑曲。 

    

[責任編輯:陳從幹]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