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醫護管理能力 促進兩岸醫療合作
——2018年昆山市首批醫護人員赴臺研習
江蘇省臺辦政府網站6月26日訊 繼首批百名企業家赴臺研習滿載而歸後,5月27日至6月9日,昆山市第一人民醫院的24名優秀醫護人員作為全市首批醫護人員赴臺研習班學員在臺灣交流學習。
為推動昆臺在科技、教育、醫療、養老、文化、體育等領域開展全方位交流合作,昆山市從2017年起與電電公會合作開展供應鏈金融、工業污染防治、組織企業赴國際參展等五項專案,此次醫護人員赴臺研習活動就是五項專案之一——人才交流合作專項中的一項。活動前期,昆山市臺辦與市衛計委、市第一人民醫院多次進行溝通,結合昆山市當前的醫療養老行業需求,針對性地對接臺灣的醫療機構,經過近一年的籌劃準備,確定了行程安排和培訓師資。
近年來,昆山市醫療衛生行業快速發展,現有三級乙等醫院兩家。而隨著新技術新業務的不斷開展、三級醫院護理工作模式的不斷探索,對護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海峽彼岸的臺灣地區醫療行業成就矚目,是享譽世界的醫療中心。赴臺學習交流有助於醫護人員更新護理關懷理念,提高護理管理能力,同時也能提升我市醫院綜合管理水準,更好地為市民提供優質的醫療服務。
在兩周的研習活動期間,學員們進行了醫療護理模式、患者照護、人才培育等課程的學習並開展臨床實踐,參訪了臺中童綜合醫院、彰化秀傳醫院等臺灣地區一流的醫療機構,與臺灣優秀醫護人員面對面對接交流,全面了解臺灣的醫療體制和醫院管理模式。特別是一對一的跟崗實習,讓學員們實實在在體驗到了高滿意度的醫療文化與人性化的照護服務。
在醫護團回昆後的回訪中,學員們紛紛表示兩周的學習非常充實,獲益匪淺。“臺灣醫療行業緊貼社會需求,針對臺灣老齡少子化趨勢,對病人的長期照護、安寧照護服務做得非常到位。當前
大陸也同樣面臨著老齡化趨勢,臺灣的照護理念值得引入學習。”第一人民醫院的婦産兒科護士長范麗説。第一人民醫院護理部副主任華亞芳説,“在全生命週期健康照護方面,臺灣地區先行先試,走在了前列,其中自上而下的政策支援和保障功不可沒。從2007年開始,臺灣啟動長期照護1.0工程,2016年,2.0工程也已全面啟動。”
第一人民醫院護理教研室副主任龔月香則表示,參訪研習中她對臺灣醫院、社區、家庭相結合的醫養模式印象深刻。“臺灣有句宣傳口號,叫做‘厝邊好醫生,社區好醫院’,臺灣在社區醫院醫生的配置上十分重視,病人在社區就可以享受到和三級醫院同樣的診療服務,診療資訊可同步通過雲端與三級醫院共用,這一點非常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龔月香説。
第一人民醫院副院長吳曉陽説,“當前醫學發展日新月異,需要醫護人員不斷學習充電,進行繼續教育,此次研習活動的成效超出預期。”他認為,此次臺灣之行只是昆臺醫療對接走出的第一步,期待未來雙方還有更加深入的學習和交流,建立長期協作關係,從而更好地引入臺灣先進醫療理念和技術,提高第一人民醫院的綜合醫療水準,為市民提供更優質的服務。
在研習期間,臺灣醫療業者們也指出,今年1月在臺北舉行的“兩岸醫療合作論壇”上,大陸頒布的《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備受關注。大健康産業包括醫療服務業以及圍繞醫療産生的康復、養老、保健器材等服務領域,目前大陸大健康産業還處於起步階段。《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提出,到2030年,中國健康産業規模將顯著擴大,健康服務業總規模將達16萬億元人民幣,當前,兩岸社會都面臨老齡化問題。同時,隨著大陸“二孩”政策全面開放,兩岸在健康産業的合作領域廣闊,通過攜手合作可以實現優勢互補,從而造福兩岸人民。
[責任編輯:陳從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