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0-28 14:04
來源:台灣網
字號:小 中 大
轉發
列印
《永遠的微笑》劇照。圖為由臺籍研究生廖曉彤扮演的阿芳。(台灣網 張潔 攝)
話劇赴臺演出 鋪陳兩岸交流廣闊又細膩的舞臺
相較于電影相隔于熒幕的互動,舞臺劇中演員與觀眾的互動更為直接而親密,觀眾可以洞察舞臺上演員們的喜怒神態,細微的表情變化和舞臺張力;演員亦能從觀眾的直接反饋中讀懂演出效果。從這點來講,話劇形式鋪陳的兩岸交流舞臺更為廣闊、卻也更為細膩。
話劇《永遠的微笑》本次赴臺由3名臺籍表演專業的研究生與北京電影學院表演學院本科學生共同演出,兩岸本科生研究生合作默契,感情深厚。從臺灣劇本與大陸演員的合作、大陸學生與臺灣學生的合作、到大陸學校的表演與臺灣觀眾的互動,進行各種形式的文化交流,對海峽兩岸青年文化的思想交流和藝術創作起到重要作用。其形式新穎獨特,此次嘗試被不少嘉賓觀眾稱讚為“創舉”。
臺灣藝術大學校長謝顒丞認為,兩岸大學生同臺演出話劇這一形式“非常棒”,兩岸雙方借由這樣的機會進行交流並分享成果非常有必要,文化方面將來兩岸一起合作,一定會做得更好。
臺灣世新大學廣播電視電影學系齊隆壬教授表示,兩岸學生共同把臺灣本土的劇本搬上舞臺並赴臺表演,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創新和嘗試,一定會産生深遠的影響,為未來兩岸文化交流探索一條新的道路。
多年從事兩岸青少年交流的臺灣中華企劃人協會名譽理事長翁林澄認為,話劇形式的兩岸交流非常好,希望未來能更加深層次、讓臺灣學生更有參與感地進行交流合作。
北京電影學院黨委書記、校董事會理事長侯光明表示,《永遠的微笑》在臺灣交流演出的成功,不僅為北京電影學院下一步的發展思路提供良好借鑒、打下堅實基礎,也為未來兩岸文化交流開拓思路,開闢新的方式方法。北京市臺辦副主任高振生高度評價本次交流活動,他認為,第七屆文化快車赴臺交流,展示了話劇《永遠的微笑》的深刻內涵,展現了兩岸青年藝術家的深厚友誼,希望能以本次活動為起點,今後兩岸青年的文化藝術交流更加廣泛。
值得一提的是,由北京電影學院表演藝術學院海峽兩岸本科生研究生聯合演出的這場話劇,在舞臺藝術方面也有令人眼前一亮的創新。相較于傳統的舞臺背景設置,本次話劇採用了三塊特殊的大面積投影幕布打造可變換的舞臺背景。背景配合話劇內容變化進行變化,特別設計的意象化的背景不僅利於話劇感情的烘托,同時幕布展示背景的方式也便於拆卸和運輸,為話劇的赴臺演出提供便利,也為未來話劇巡演的舞臺設置提供了新範本和新思路。
相較于傳統的舞臺背景設置,本次話劇採用了三塊特殊的大面積投影幕布打造可變換的舞臺背景。(台灣網 張潔 攝)
[責任編輯:張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