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兩岸交流專題  >  第五屆海峽百姓論壇  >  常識薈萃  > 正文

打造生命共同體--記者探訪泰雅人部落“司馬庫斯”

2012-04-16 09:42 來源:新華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打造生命共同體——新華社記者探訪台灣泰雅人部落“司馬庫斯”

  泰雅祖先遺訓告訴“司馬庫斯”族人,這是祖先建立的家園,是自己的根,不要離開她,要用心來守護,才能延續孩子的未來。在臺灣1500米高的深山裏,“司馬庫斯”部落將愛平分到每一戶人家,讓部落成為一個生命的共同體。

  4月上旬,新華社記者探訪了這個臺灣最後通電、通路的泰雅人部落——“司馬庫斯”。

  合作共生 共用共榮

  汽車沿著崎嶇山路顛簸了4個小時,才來到“司馬庫斯”,一路伴隨著巨石、迷霧與層巒疊翠的景致。

  位於新竹縣尖石鄉的“司馬庫斯”,由於地處偏遠,素有“黑色部落”的稱號,也因篤信天主教被認為是“上帝的部落”。部落裏只有28戶人家,173人,1979年才通上電,1995年通了路,2003年裝上電話。1991年前,貧窮的當地人紛紛外出謀生,人口最少時部落裏僅剩9戶人家。

  令人不敢相信的是,眼前的“司馬庫斯”已經完全與現代文明接軌。這裡有充滿泰雅風情的咖啡館,可以無線上網;族人可以流利地用漢語與外界交流;有現代化的教學設備;人們生活富足,婚喪嫁娶都有補助……

  這樣的發展,得益於部落摸索出的一條別具特色的發展路徑,那就是“土地共有、合作共生”。

  在“司馬庫斯”,如果有人抓到一頭山豬,就會將它平均分成28份,分給每一戶族人。“如果只顧自己,部落的情感就難以維繫。”部落頭目的兒子拉互依告訴記者,“互相給予、合作共生是‘司馬庫斯’部落最重要的經驗,一個部落就是一個生命共同體。”

  1993年發現臺灣第二大神木後,“司馬庫斯”開始走上文化生態觀光旅遊之路,卻在1993年到2000年7年間經歷了一次集體迷失,一度忘卻了共榮共用的遺訓,內部衝突嚴重。族人開始反省:“為什麼祖先可以彼此分享小米、山豬肉,如今卻不能分享貨幣?”後來,經過集體商議,這個部落選擇了一種共有互助的發展模式,祖先合作共生的生活模式得以延續。2004年開始實施土地共有制度,共同經營進入真正的“共有共用制”。

  當地有一套完整的福利分配製度,貫穿于每位族人的生老病死。孩子出生後,每個月有4000元(新台幣,下同)補助,自小學到碩博士,學雜費和生活費由部落共同基金擔負;每個人都有20萬元建房補助,結婚有20萬元、5頭豬、40桌飯菜的補助,退休後每個月3000元補貼,看病醫療費用全報銷。

  39歲的優繞依將是“司馬庫斯”部落議會總幹事。記者上山後第二次見到他時,他正在為50多歲的孤寡老人馬來酥隆建造木屋,木屑飛揚在頭髮、臉上,優繞依將依然專注于手中的活兒。

  “讓族人都過得好是我們的責任。我身為議會總幹事,既要組織部落工作,也要教孩子們學習泰雅文化。”優繞依將説,這個房子建好後,就該支援農忙了。

  如今,共同體中的成年人每個月都能領到一樣的薪水,無論年齡、學歷、職位,男人月薪11000元,女人月薪12000元,頭目也不例外。

  為了防止“大鍋飯”可能帶來的“惰性”,部落的管理制度要求,惡意不工作或有酗酒等惡習的,一次罰款1000元。

  敬畏祖先 永續發展

  “司馬庫斯”有一個巨大的神木群,擁有臺灣第二、第三大的神木。“儘管不是臺灣最大的,但我們的神木群無疑是保護得最好的。”32歲的拉互依説,這是因為從一開始,部落族人就懷著對神,對祖先的敬畏之心,保護著這片土地,選擇了可持續發展路徑。

  對土地,對森林的保護,是族人最重要的一件事。“司馬庫斯”現在可耕種土地面積200公頃,部落擁有森林3萬公頃。為了生態保護,部落推行森林守護計劃,其中2.8萬公頃是禁牧區。

  “我們告訴自己和下一代,這些有生命的木頭不能砍伐,否則會影響生存。”拉互依説。

  在這裡,看不到水泥鋼筋,所有的房子都由竹子、木頭建造,使用的木材都從外面進口。部落規章嚴格規定,部落族人如果捕殺受保護動物、破壞森林,將會被“踢”出共同體。

  拉互依帶記者上山探訪神木群的時候,隨身攜帶著一個垃圾袋,只要看到有任何不屬於山林裏的東西,如遊客殘留的各種垃圾,他都會撿起來,帶離這裡。

  節能環保、可持續發展的現代理念貫穿在整個“司馬庫斯”。小學校舍用強化玻璃作為屋頂以利於採光照明;部落所有燈具都使用可以節約四分之三電能的節能燈。

  在旅遊觀光上已經取得一定成績的“司馬庫斯”拒絕過度開發,他們主動要求政府不要把山路修寬,以限制旅遊大巴帶來太多遊客而導致生態失衡,每天進山遊客被限制在300人以內。

  “資源就像水庫,如果水一下子打開太多,終有一天會斷流。”拉互依説,“如果有一天,旅遊觀光沒有辦法繼續了,我們依然可以回到過去,因為一切都保留著原來的樣子,沒有被破壞。”(記者 任沁沁 張承志 田野)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閱讀:  

涉臺常識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